洞天清录.doc

  1. 1、本文档共5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洞天清录

洞天清录 [宋]赵希鹄 撰 【提要】   《洞天清录》一卷,宋赵希鹄撰。希鹄本宗室子,《宋史·世系表》列其名于燕王德昭房下,盖太祖之后,其始末则不可考。据书中有“嘉熙庚子,自岭右回至宜春”语,则家于袁州者也。是书所论,皆鉴别古器书画之事,凡古琴辨三十二条,古砚辨十二条,古钟鼎彝器辨二十条,怪石辨十一条,砚屏辨五条,笔格辨三条,水滴辨二条,古翰墨真迹辨四条,古今石刻辨五条,古今纸花印色辨十五条,古画辨二十九条。大抵洞悉源流,辨析精审。如谓刁斗乃行军炊具,今世所见古刁斗,乃王莽威斗之类,为厌胜家所用。又谓今所见铜犀牛、天禄、蟾蜍之属,皆古人以贮油点灯,今人误以为水滴。其援引考证,类皆确凿,固赏鉴家之指南也。明宁献王权尝为刊版于江西,见《宁藩书目》。曹溶《续艺圃搜奇》所载,与此本同,盖皆从宁王旧刻传录。明钱塘锺人杰辑《唐宋丛书》,别载一本,与此本迥异。考其中有杨慎之说,宁庶人宸濠之名,及永乐、宣德、成化年号,希鹄何自知之?其为未见此本而刺取他书以赝其名,固不待辨矣。 洞天清录 原序 唐张彦远作《闲居受用》,至首载斋阁应用而旁及酝醢脯羞之属。噫!是乃大老姥总督米盐细务者之为,谁谓君子受用如斯而已乎? 人生一世,如白驹过隙,而风雨忧愁,辄居三分之二,其间得闲者纔三之一分耳,况知之而能享用者又百之一二,于百一之中,又多以声色为受用,殊不知吾辈自有乐地,悦目初不在色,盈耳初不在声。尝见前辈诸老先生多畜法书、名画、古琴、旧砚,良以是也。明窗净几罗列,布置篆香居中,佳客玉立相映。时取古人妙迹,以观鸟篆蜗书,竒峯逺水。摩娑钟鼎,亲见商周。端砚涌岩泉,焦桐鸣玉佩。不知人世所谓受用清福,孰有踰此者乎? 是境也,阆苑瑶池,未必是过,人鲜知之,良可悲也。余故彚萃古琴砚古钟鼎而次,凡十门,辨订是否,以贻清修好古尘外之客?名曰《洞天清録》。若香茶纸墨之属,既谱载而已谬误者,兹不复赘,观者宜自求之。开封赵希鹄序。 洞天清録   ●古琴辨   ○断纹 古琴以断纹为证,琴不歴五百岁不断,愈久则断愈多。【凤麟按:欧阳修《三琴记》:“琴面皆有横纹如蛇腹,世之识琴者以此为古琴,盖其漆过百年,始有断文,用以为验尔。”】然断有数等—— 有蛇腹断:有纹横截琴面,相去或一寸或二寸,节节相似,如蛇腹下纹。【凤麟按:宋陈伯葵《琴说》:“琴之断有五,昔石曼卿以断如蛇腹而匀者为琴中第一。世俗之论琴者,不贵其声而惟取断者,有不贵断而惟取其声者,是皆失于一偏而未足以尽其美。盖有断而无声者,何以见琴之佳;有声而无断者,何以表琴之古?”】 有细纹断:如髪千百条,亦停匀,多在琴之两旁,而近岳处则无之。 有面与底皆断者。 又有梅花断:其纹如梅花头。此为极古,非千余载不能有也。 盖漆器无断纹而琴独有之者,盖他器用布漆,琴则不用;他器安闲,而琴日夜为弦所激,又岁久桐腐而漆相离破。断纹隐处虽腐,磨砺至再,重加光漆,其纹愈见。【凤麟按:宋陈伯葵《琴说》:“盖木性顺而漆横,岁久未有不断者也,彼庸人乌知此哉!”】然真断纹如剑锋,伪则否。 ○伪断纹 伪作者用信州薄连纸光漆一层于上,加灰,纸断则有纹。或于冬日以猛火烘琴极热,用雪罨激烈之。或用小刀刻画于上,虽可眩俗眼,然决无剑锋,亦易辨。 ○古琴様制 古琴惟夫子、列子二様。若太古琴,或以一段木为之,并无胁腰,惟加岳,亦无焦尾,安焦尾处则横嵌坚木以承弦。而夫子、列子様,亦皆肩垂而阔,非若今耸而狭也。【凤麟按:腰、肩、岳轸、焦尾、龙池、凤沼等,皆琴身部位名称。】惟此二様,乃合古制。【凤麟按:汉桓谭《新论·琴道》:“昔神农氏继宓羲而王天下,亦上观法于天,下取法于地,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削桐为琴,绳丝为弦,以通神明之德,合天地之和焉。琴长三尺六寸有六分,象期之数。厚寸有八,象三六数。广六寸,象六律。上圆而敛,法天;下方而平,法地。上广下狭,法尊卑之礼。琴隐长四十五分,隐以前长八分。五弦,第一弦为宫,其次商、角、徵、羽。文王、武王各加一弦,以为少宫、少商。下征七弦,总会枢极。足以通万物而考治乱也。八音之中,惟丝最密,而琴为之首。琴之言禁也,君子守以自禁也。”】近世云和様,于岳之外刻作云头卷,而下通身如壶瓶。此或以夫子様周遍皆作竹节形,名“竹节様”。其异様不一,皆非古制。又于第四弦下安徽以求异,曰:“此外国琴”,尤可笑也。 ○古琴阴阳材 古琴阴阳材者,盖桐木面阳日照者为阳,不面日者为阴,如不信,但取新、旧桐木置之水上,阳面浮之,阴必沈,虽反复之再三,不易也。更有一验,古今琴士所未尝言:阳材琴,旦浊而暮清,晴浊而雨清;阴材琴,旦清而暮浊,晴清而雨浊。此乃灵物与造化同机,缄非他物比也。 ○取古材造琴 古琴最难得于精金美玉,得古材者,命良工旋制之,斯可矣。自昔论择材者曰:纸甑、水槽、木鱼、鼓腔、败棺、古梁柱、榱桷。然梁柱恐为重物压损纹理;败棺少用桐木;纸甑、水槽,患其薄而受湿

文档评论(0)

精品报告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