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阿波罗与达芙妮课件
阿波罗与达芙妮 巴 洛 克 公认的看法是源出葡萄牙语barroco(西班牙语barrueco)一词,意为“不合常规”,特指各种外形有瑕疵的珍珠。法语形容词baroque由伊比利亚语派生而成,后从法语原封不动地移入英语。17世纪末叶以前最初用于艺术批评,泛指各种不合常规的,稀奇古怪的,因而也是离经叛道的事物。到18世纪用作贬义,一般是指违反自然规律和古典艺术标准的做法。在19世纪中叶之前,依然用作贬义而非艺术风格名称,直到沃尔夫林(Heinrich Wolfflin)发表《文艺复兴与巴洛克》 济安·劳伦佐·贝尼尼 贝尼尼出生于那不勒斯的佛罗伦萨家庭,后跟随父亲彼得·贝尼尼(著名矫饰主义雕塑家)来到罗马。他早期的作品的灵感来自罗马帝国时期被运到罗马的希腊神话的雕塑。在这些作品中,有以羊奶哺育宙斯的仙女阿马尔塞(Amalthea)(完成于1609年,现存于罗马博尔盖塞画廊(Galleria Borghese),以及一些寓言神话的半身像,如“堕落的灵魂”(Damned Soul)和“受祝福的灵魂”(Blessed Soul)(完成于1619年,现存于罗马西班牙广场)。在1620年代,贝尼尼的雕塑逐步成熟,代表作是“保罗五世教皇”(1620年),“被劫持的普洛舍宾娜”(1621年-1622年,现存于罗马波各赛美术馆),“大卫像”(1623年-1624年),“阿波罗与达芙妮”(1624年-1625年)。 杰作赏析 创 作 背 景 17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由盛转衰,出现了巴洛克艺术派别,从而把面向生活转为面向宫廷,装饰点缀教堂,呈现出细腻而华丽的风格。贝尼尼即是著名的代表,贝尼尼的雕塑技巧娴熟,雕凿大理石如同刻蜡一样自如,所以雕像如同绘画一样极富表现效果。从贝尼尼的作品看巴洛克艺术的特点,体现为在教堂中把建筑、雕塑、绘画结合成一个整体,注重作品的形式感,特别是在雕塑中注重绘画的成份,善于运用细腻手法和夸张的构图,表现人物瞬间激烈的行动与精神状态,使作品具有了较强的戏剧感。如果允许以一个词来概括巴洛克艺术,选择“唯美”是大家公认的 社 会 评 论 贝尼尼的这件作品是摹仿希腊后期的雕塑风格而创作的,戏剧性的情节使雕像深入人心。整个作品的姿态更是无懈可击,无论从那个角度看,两个人物都如同舞蹈般的优美。这件作品是贝尼尼为当时最有权势的一位红衣主教所做的,问世后立即轰动了整个罗马,所有见过它的人无不为之而感动 * * 《阿波罗与达芙妮》的故事源于罗马诗人奥维德的《变形记》。 贝尼尼为罗马红衣主教斯皮奥涅·波尔盖兹(Cardinal Ludovisi)的花园装饰了四组群像雕刻,《阿波罗和达芙妮》是其中的一组雕像。 从这组作品中,优美流动的曲线变化和纤细的柔美风格上,可以看出贝尼尼对纯正古典美的深刻理解和掌握,这是他对希腊古典雕刻艺术的继承和发展。 《阿波罗和达芙妮》为大理石人物雕塑,高243cm。 该作品收藏于意大利罗马的博而盖塞博物馆 雕像表现了阿波罗的手触到达芙妮身体时的一瞬间。两人都处在乘风奔跑的运动中,身体轻盈、优美。达芙妮的身体已开始变成月桂树,行走如飞的腿幻化为树干植入大地,飘动的头发和伸展的手指缝中长出了树叶,即使是她最柔软的双乳也覆盖上了一层薄薄的树皮。但达芙妮的整个身体仍具有凌空欲飞的姿态,手臂与身体形成了优美的S形。她侧着头,目光由惊恐变为麻木,具有使人怜悯的感。阿波罗眼睁睁地看到达芙妮变成了月桂树,神情由惊讶转为悲伤,却无力挽回。他的一只手仍然放在达芙妮的身体上,另一只手则向斜下方伸展,同时达芙妮的手臂形成一条直线,使整个雕塑形成一种动荡的感觉,富有生机 这组雕《阿波罗和达芙妮》的成功,一个晚上全罗马人都知道继米开朗基罗之后意大利又出一个大雕刻家贝尼尼。一位大主教看了这组雕像激动地说:这是一个诱人的达芙妮。另一位主教还写了一首诗:迷恋的人儿追赶着欢乐,这昙花一现的美色。他得到的只是一个苦果,几片绿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