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不同絮凝剂和强化混凝工艺对消毒副产物生成趋势的影响.doc
不同絮凝剂和强化混凝工艺对消毒副产物生成趋势的影响
--第一章 前言
1.1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山东省地处黄河下游,是我国严重缺水地区之一,黄河水己经成为省内很多城市的主要水源。黄河沿程己经受到较为严重的污染,作为下游的黄河山东段面临的水质污染问题压力更大,问题更复杂,形势更严峻。经引黄水库长期蓄水预沉后,水体的池度大幅下降,但是水中的有机物和微生物并存,处理难度较大。同时水库周边面源污染也使得水中氮磷等元素含量增加,使得引黄水库水呈现出夏季时藻类增加,水质恶化,冬季时低温低池的特点。
水源水中有机物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生物腐烂过程中生成的天然有机物(NaturalOrganic Matter, NOM), 二是由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排放带来的人工合成有机污染物。随着工农业及第二产业的迅速发展和城市人口的剧增,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量益增多,尤其是有机化工、石油化工、医药、农药、杀虫剂及除草剂等生产工业的迅速增长,使所排放的污水中有机化合物的浓度和种类不断增加,水库水质因此急剧下降,对饮用水安全产生了巨大的隐患和挑战。
对于控制饮用水中的微生物,城市饮用水消毒仍广泛采用氯消毒的方式,因为氯消毒具有灭菌效果好、氯源广泛、价格低廉,余氯的持续作用可防止自来水在供水管网中的二次污染等优点。但在消毒过程中易产生三氯甲院类(THMs)、齒乙酸(HAAs)等对人类有致癌作用的消毒SU产物(disinfection by-products,DBFs) 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颁布了饮用水处理中消毒/消毒副产物条例(D/DBP Rule),我国2007年新颁布的《生活饮用水标准》也规定了饮用水中DBFs的浓度。Page et al.等人认为天然水与处理后水之间的总二齒甲焼前驱物(TTHMsFP)的下降值在17~83%,这一范围主要取决于水中的溶解性有机物。由于氯化消毒仍将是饮用水净化工艺中最常用的和有效的消毒方法,因此有必要选取一种方法将原水中的DBPs前驱物在形成DBPs前从水中去除掉。
对于降低水体中DBPs前驱物,科研人员提出了多种水处理改进工艺,其中强化混凝被美国法规协调咨询委员会认为是目前控制DBPs前驱物的最佳方法。强化混凝是指给水处理常规混凝处理过程中,在保证池度去除效果的前提下,通过提高混凝剂的投加量来实现提高有机物去除率的工艺工程其主要途径包括采用新型混凝剂、提高混凝剂投加量和控制反应pH条件。强化混凝通过对混凝过程的优化,可以在对常规给水处理工艺进行改进和提高的基础上同时兼顾前后续工艺流程的运行,因而可以实现给水的深度处理过程,且可以最大化地去除污染水体中的颗粒物和消毒副产物前驱物,并减小产泥量和混凝剂在净化后水中的残留。强化混凝过程对有机物的去除可以结合混凝前后续运行工况进行工艺流程的优化。活性炭由于对水源水中的有机物尤其是分子量较小的有机物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被认为是消毒副产物前驱物的有效吸附材料。因此,若能将活性炭吸附过程与强化混凝工艺联用,可以极大地克服常规混凝过程对天然有机质中分子量较低的有机物去除效果较差的缺点,从而成为控制消毒副产物最具可能性与可行性的工艺方法。引黄水库给水处理存在一些问题,当地水厂大都采用传统的混凝沉淀/气浮过滤等常规工艺,使用的混凝剂大多以常规无机混凝剂(聚合氯化铁,聚合氯化销)为主。但引黄水库水呈现出高有机物、高藻、高碱度以及季节性变化的特点,现有工艺对水源水中有机物的去除效果并不理想,特别是对夏季高藻水和冬季低温低池水处理效果不佳。其出厂水质往往难以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的要求。针对引黄水库水存在的上述问题,我国在“十一五”水专项中幵展了强化混凝处理技术改进和工程示范;并在现有高效聚合锅、铁混凝剂产业化基础上,进一步研制开发-系列适用于处理引黄水库特有的藻、噴味物质和有机物等污染物质的新型水处理剂;同时明确强化混凝处理技术与后续处理工艺的关系,建立高效强化水处理工艺并进行集成。
第三章 强化混凝处理引黄水库水样的效果17
3.1 春季引黄水库水处理中强化混凝工艺条件的优化17
3.1.1 PFAC的最优碱化度及投加量18
3.1.2 PFAC-PDMDAAC的最优复合比及投加量21
3.1.3 PFAC处理引黄水库水的最优pH24
3.1.4 PFAC-PDMDAAC处理引黄水库水的最优pH27
3.2 夏季引黄水库水处理30
3.2.1 不同投加量下碱化度对混凝效果的影响30
3.2.2 不同投加量下复合比对混凝效果的影响33
3.2.3 水体初始pH值对混凝效果的影响 37
3.3 冬季引黄水库水处理41
3.3.1 三种复合混凝剂对低温低浊引黄水库水的处理效果41
3.3.2 pH对冬季引黄水库水混凝处理效果的影响44
3.4 本章小结46
第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