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教育报刊社》杂志社发展战略新探.doc
中国《教育报刊社》杂志社发展战略新探
--一、绪论
(一)本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作为行业媒体中覆盖面最广、影响力巨大、市场拓展空间无限的媒体产业一一我国的教育报刊社具有非常鲜明的中国特色。一方面,长期背靠行业、背靠行政为教育报刊带来了巨大的资源优势、也使其在市场化的进程中起步迟缓、受到束缚;另一方面,以服务教育、服务青少年健康成长为主要使命的教育报刊具有的与其他报刊不同的、重要的历史责任和使命,因而它既不能成为追逐经济利益而存在的媒体,也不可能固守着行政的资源、举步不前。这就意味着我国教育报刊社的改革和发展将不同于其他任何媒体的发展模式。
进入新世纪后,虽然人们对教育的关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对接受优质教育资源和优秀文化的需求也日趋强烈。但是政策的变化、媒体环境的变化、受众对象的变化、政府职能的变化却使本身缺乏市场经验和长期受体制局限的教育报刊走进了“冬天”。特别是2009年,“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推进更将教育报刊社的发展推到了“生死边缘”。风暴已经袭来,要想求得生存,“转型”势在必行!但是教育报刊的优势和劣势到底有哪些,如何扬长避短?教育报刊社的“转型”怎么进行,“凤凰涅磐”能否迎来新生?它又该如何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媒体发展之路?这些问题都需要通过研究作出回答。这是一个新的课题,它的研究对于我国教育报刊未来的改革发展将具有借鉴价值,对于占具全国报刊半壁江山的行业媒体的发展将会有样本意义,对于更好地满足人们对优质教育资源日益迫切的需求以及人们日益提升的精神需求都会具有积极的影响。
(二)文献综述根据在中国知网中查找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的结果显示,2000至2009年期间,关于教育报刊的论文一共有195篇,全部都是刊登在报刊上的论文,没有一篇是学位论文。其中题目含有“教育报刊战略转型”,“教育报刊战略发展”的论文数为零。从整体上看,全国对教育报刊的研究不多,而这些研究又大多具有以下的特点:一是多为局部问题的研究,如,专门围绕着市场经济形势下教育报刊的经营所进行的研究、对教育报刊所面临挑战的研究等;二是多为针对某个教育报刊社、某个教育报刊所进行的研究。目前还缺乏对我国教育报刊整体性、综合性的研究,对于教育报刊社未来发展趋势性的研究就更少。同时,由于中国的教育报刊有着体制上的特殊性,因而国外也没有此类的相关研究。
(三)研究方法由于本文工作的优势,与各地教育报刊社都建立有比较良好的关系,基于这一特点,本文较多采取了调研法、实证研究法和案例研究法,通过对各地教育报刊社发展状况的调查分析和典型案例的剖析,分析、探索了教育报刊社进行战略转型的原因、类别和思路。同时,本文还运用了理论研究法,通过对市场营销理论、媒体接触点营销理论、S].中国
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7月版
2.崔保国主编.2009年: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年5月版
3.新闻出版总署对外交流与合作司编.海外新闻出版实录2008 [M].人民出版
社.2009年3月版
4.吴小坤、吴信训.美国新媒介产业「M].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9年版
5.喻国明.媒介市场定位「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
6.(美)Philip Kotler,Gary Armstrong著、赵平、王霞等译.市场营销原理〔M].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7.唐旭军.报业经济与报业经营[M].新华出版社.1999年版
8.吴信训、金冠军.中国传媒经济研究1949-2004[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
版
9.(美)V, V,布鲁尔.市场营销:理论与实务[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
版gonggonglunlixue/
10.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1.新浪网编.总编理念和传媒精神「M].线装书局.2003年版
12.吴飞.传媒竞争力「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3.张文俊.数字新媒体概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4.曹鹏.中国报业集团发展研究[M].新华出版社.1999年版
15.王栋.对话美国顶尖杂志总编「M].作家出版社.2008年版
16.陈晓光主编.创意时代的新闻视角〔M].新华出版社.2005年版
17.李建新.媒体战略策划「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8. 21世纪经济报道著.理解传媒的7个步骤[M].南方日报出版社.2004年版本
摘要 6-7
Abstract 7
一、绪论 11-15
(一) 本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1-12
(二) 文献综述 12
(三) 研究方法 12-13
(四) 论文框架 13-15
二、教育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