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压流化床燃煤联合循环技术特点及环保特性 characteristics and its environmental property of pressured 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 combined cycle technology.pdfVIP
-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增压流化床燃煤联合循环技术特点及环保特性 characteristics and its environmental property of pressured 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 combined cycle technology
第26卷第6期 电力科学与工程 V01.26.No.6
38
ElectricPowerScienceand Jun..2010
2010年6月 En西nee—ng
增压流化床燃煤联合循环技术特点及环保特性
王彦彦,盛金贵,霍志红,张 姣
(华北电力大学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河北保定071003)
摘要:阐述了增压流化床联合循环的工作原理、特点及发展现状,并着重论述了其在污染物排放方面的
优良的环保性能。强调了第二代增压流化床联合循环的先进性及增压流化床锅炉整体化发电技术捕集
C02方面的优势。
关键词:增压流化床;捕集C02;PFBC—CC;联合循环;整体化发电
中图分类号:Tl(229.66文献标识码:A
PFBC-CC机组首次点火启动,机组为燃用褐煤的
热电联产机组,整个工程于1999年完工∞o。
O 引 言 日本三菱公司致力于自主开发PFBC—CC技
术,其自行开发设计的85Mw级PFBC—CC发电
增压流化床联合循环(PFBc—CC)技术早机组安装在日本北海道电力公司苫东厚真(Toma-
在20世纪60年代由英国人开始研究后,40多年
来历经理论研究、实验室规模试验、中间机组试 组发电效率为41.2%(高热值)。日立公司自主
Mw
验、商业示范阶段试验和进入燃煤发电商业市场 开发设计的260 PFBC—CC发电机组安装在日
等阶段¨“]。由于其节能环保方面的技术优势,
一直广为各能源消耗大国重视。我国是燃煤大国, 行,机组发电效率达到41.5%(高热值)o卜8|。
由于PFBC—Cc具有高效、环保等技术特点,所 第二代PFBc—cC技术采用部分气化和前置
以其研究在我国开展较早并取得了一定成绩。 燃烧的方法把燃气轮机的人口温度提高到1100—
l
1998年,我国在徐州贾汪发电厂建成了国内 300℃,同时可采用超临界蒸汽参数,使联合循
第一套中试规模的增压流化床联合循环发电机组。 环效率有可能达到45%一48%。这种先进的发电
该机组的总容量为15MW。经过两年多的调试、 系统尚处于中试阶段,如美国能源部支持Foster
改造和试运行,整套机组已具备正常运行条件。
累计运行了约900h,并于2001年4月通过了国试规模的试验研究,并已开始商业示范电站的设
ResearchEs-
家科技部组织的项目验收bJ。 计工作。英国原煤炭研究所(coaL
原ABB公司是世界上研发PFBC—cC较为成切blishment)开发的前置循环(toppingcycle)及
Bab—
功的公司,该公司在世界上最早实现了该技术的 气化炉技术已转让给三井巴布科克(Mitsui
产品化。1990年1月,瑞典斯德哥尔摩郊外的凡cock,简称MB)公司,改称为空气气化循环
B10wnGasfication
(Air
登(Vanan)电站2套P200型PFBc—CC机组开
始投入试运行,并于1994年4月通过验收试验。在寻求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合作伙伴,推进该技
术的示范和商业化进展。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在2006年电力可靠性指标发布会上的讲话.pdf
- 在8031单片机应用系统中实现pwm的方法 the methods to realize pwm in 8031 scm application systems.pdf
- 在ae中制作火花特效.pdf
- 再生水回用于燃机电厂循环水及锅炉补给水的优化设计 optimization design of recycling water applied on gas turbine plant circulating water and boiler feeding water.pdf
- 在7级混洗交换网络中实现16×16的可重排性 rearrageability of the 7-stage 16 × 16 shuffle exchange network.pdf
- 在cebit亲身体验科技的方便与快乐.pdf
- 再造班组流程培育自主管理.pdf
- 在dcs中实现保安电源系统控制 realization of safety power source control in dcs.pdf
- 在dq0坐标系建立的vsc-hvdc控制策略 control strategy for vsc-hvdc systems with the dq0 reference frame.pdf
- 在lte环境下运营wlan必要性分析 necessity analysis of running wlan in the lte environment.pdf
- 增长势头强劲竞争日趋理性2008年前三季度中国平板电视市场回顾.pdf
- 增值税转型对电网企业的影响及相应举措 impacts of value-added tax transformation and corresponding measures for power grid companies.pdf
- 增压风机跳闸后炉膛压力急升的原因分析 analysis of furnace pressure rising sharply after tripping of boost up fan.pdf
- 增资中国德资雅迪构建亚太中心——访德资雅迪中国区市场总监温朗俊.pdf
- 憎水涂层对铝单丝表面覆冰性能的影响 influence of hydrophobic coating on ice accretion on aluminum conductor.pdf
- 憎水性材料接触角算法的选择及在硅橡胶憎水性检测中的应用 contact angle algorithm selection of hydrophobic material and its application in silicone rubber hydrophobicity detection.pdf
- 增压机起动跳闸故障分析与处理.pdf
- 憎水性对线路绝缘子耐污闪特性影响的试验分析 analysis on effect of hydrophobicity on anti-pollution flashover performance of line insulators.pdf
- 憎水性对量角法用于静态接触角计算时准确性的影响 influence of hydrophobicity on accuracy of goniometry method used for static contact angle calculation.pdf
- 憎水性涂料在输电线路防冰中的应用前景 application prospect of hydrophobic coatings on anti-icing of transmission lines.pdf
最近下载
- 律师制度与实务课件:律师收费.pptx
- xx集团粮食仓储及加工基地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正式版)-B 5768.2-2022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第2部分:道路交通标志.docx VIP
- 青少年法制教育讲稿-甘肃省副省长罗笑虎为中小学生作毒品预防教育报告全文.docx VIP
- 2025年水平定向钻市场调查报告.docx
- 辅导员大一新生入学教育主题班会.pptx VIP
- 天津布兰德新摩尔企业策划咨询有限公司公司简介.ppt VIP
- intouch hmi与archestra集成本机成功安装.pdf VIP
- 中国染料化工项目经营分析报告.docx
- 2025-2026学年浙美版(2024)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