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具的设计部分.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前言瓷器是我国伟大的发明,茶是我们的国饮,用好瓷做好茶具饮好茶,实乃一件令人心旷神怡的美事。茶具已经做了几千年,新时代能否利用好的陶瓷材料和工艺做出些新的味道,设计创作一套精美的茶具,是我们陶瓷工作者常思考和探讨的问题。传统的茶壶,壶把一般都摆脱不了圆形或圆弧形,能否引入一点新的理念破一破传统的风格,是我们着手考虑的第一步,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把蝴蝶的形状抽象成为壶把,创作了一套“蝴蝶泉”茶具,今将创作的思路与制作技艺整理出来,与大家交流。一、?????创作的指导思想茶具的使用非常普遍,好的茶具设计创作必须要考虑艺术性、实用性、经济性、工艺性和文化内涵等要素。1、??????????艺术性蝴蝶泉茶具,壶体呈女乳状,饱满浑圆,壶盖顶塑成花蕾形状,侧视为壶的最高点,整体稳定。壶把取材于有“会飞的花朵”之称的蝴蝶,取轮廓线简化而成,轻巧灵动,有欲飞的感觉,与壶体的稳重呼应,形成了静中有动的感觉。壶嘴略高于壶口,壶嘴上侧斜向上,意欲使人联想蝴蝶欲飞的感觉。壶把的高点及盖顶,俯看,形成“三山一线”。主画面采用蝴蝶和牡丹花装饰,进一步强化了蝴蝶的概念,丰富了壶体的装饰,蝴蝶与蝴蝶把呼应,牡丹与壶嘴呼应,牡丹靠近蝴蝶把,蝴蝶靠近壶嘴,既考虑了呼应关系也考虑了疏密关系,花面和谐。2、??????????实用性茶具是日常用品,其实用功能自然要充分考虑。传统茶具多采用圆弧状把子,主要是考虑到使用的舒适性,改用蝴蝶状把子,使用时会不会出现不舒服的感觉甚至是很难使用呢?这也是笔者最初有所顾虑的因素,后来经与人手的比照,感觉应该不会产生不适,这是因为壶体较小,容量为150毫升,倒满水后重量为370克,如图1所示的持壶方式会比较舒适。???????????????????????????图1?持壶方式3、??????????工艺性茶壶的设计,还有充分考虑其制造过程中的工艺性能,在保证其艺术性和实用性的前提下,要容易制造,而且做工要体现工艺之美。蝶形把,比一般的壶把多了一个粘接点,在工艺上增加了难度,但因三点较近,其重心距离壶身较近,不会造成壶身的变形,而且把子的弧度较大,即使略有变形也不影响设计的整体效果,所以成品率并没有因为多了一个粘接点而下降。4、??????????经济性茶具总归是件日用品,其制造的经济性必须要考虑,如果制作难度极大、成本太高则很难称得上是上好的设计。所以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其经济性,本设计采用白度较高的优质细瓷,采用二次烧成工艺制作,制造成本虽略高,但与其所产生的价值相比却是可以接受的。5、??????????文化内涵品茶、赏瓷是件很有文化品位的事情,仅仅瓷美似乎还不过瘾,如果还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有些值得玩味的地方,则是美上加美。此茶具名为“蝴蝶泉”,就是希望用此茶具者,在喝茶时能够联想起徐霞客先生写的《蝴蝶泉》中的胜景,品茗的同时,眼前浮现出一幅幅如诗如画的美景,心旷神怡。为此,作者还题诗一首,“蝴蝶泉水清又清,玉瓷盈手益品茗。一壶一盏一世界,蝶舞泉涌心自宁”。二、?????茶具各部分的设计制作1、??????????整体构成为便于说明,将茶具主体各部分名称标注如图2所示。图2?茶具主体各部分的构成2、??????????壶体壶身整体呈乳状,饱满稳定,易于成形。本设计中,壶体有壶身、口沿、茶滤、壶嘴、壶把、底足、壶底等七处在设计制作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A、????????壶身壶身为空心注浆,为表现其饱满的造型和精美的做工,壶身成形应采用离心注浆的方式,注入泥浆时不得溅起泥浆,且在注入过程中不得有断浆现象,控浆后回浆要均匀,壶身内部不得有泥绺或疙瘩。脱模时,需用手掌托住壶身,不得有手印痕迹;打孔时,不得将壶身按扁,或有手印,简言之,成形过正中壶身不得有损伤,壶身要圆滑规整。B、????????口沿为保证口沿的规整,本设计在口沿部最高处略微突起,如图3所示,以强化口部的规整度,口沿的模具采用一体化的子口模具方式,旋转竖式割口,口部圆滑规整。图3?口沿部的设计口部尺寸烧成后直径为37mm,可以伸入二指清理茶叶、清洗茶垢。为避免口部无釉,长期使用后,容易结茶垢不易清洗的现象,此处做全釉处理,即素烧后壶体整体施釉,再进行釉烧。C、????????茶滤传统茶滤一般是采用在同圆壶身上直接打孔图(4-a),或者是在壶身上开孔,再粘接半球状茶滤的做法(4-b),本设计将茶滤设计为在壶身上向内凹陷半球状,再打孔作为茶滤,如图(4-c)所示。这样的好处是,比在同圆壶身上打孔,增大了茶滤的面积,减小了茶叶堵住茶滤的概率,增大了茶滤的出水量。同时,比粘接半球状茶滤,减少了一道粘接的工序,减少了造成变形的几率。图4?茶滤的设计D、????????壶嘴壶嘴设计注意了口部、嘴身、根部三处,壶嘴设计整体要流畅,根部把水收集起来,嘴部设计要注意回水处理。为此,在壶嘴

文档评论(0)

5029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