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模量测定1.ppt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杨氏模量测定1

用拉伸法测量金属丝的 杨氏模量 大学物理实验 背景介绍 杨氏模量(Young‘s modulus)是表征在弹性限度内物质材料抗拉或抗压的物理量,它是沿纵向的弹性模量。1807年因英国医生兼物理学家托马斯 杨(Thomas Young, 1773-1829) 所得到的结果而命名。 根据胡克定律,在物体的弹性限度内,应力与应变成正比,比值被称为材料的杨氏模量,它是表征材料性质的一个物理,杨氏模量的大小标志了材料的刚性。 杨氏模量的测定对研究金属材料、光纤材料、半导体、纳米材料、聚合物、陶瓷、橡胶等各种材料的力学性质有着重要意义,还可用于机械零部件设计、生物力学、地质等领域。 背景介绍 测量杨氏模量的方法一般有拉伸法、梁弯曲法、振动法、内耗法等,还出现了利用光纤位移传感器、莫尔条纹、电涡流传感器和波动传递技术(微波或超声波)等实验技术和方法测量杨氏模量。 科学家介绍——托马斯 .杨 托马斯 杨(Thomas Young,1773~1829) 英国物理学家、考古学家、医生,光的波动说的奠基人之一。1773年6月13日生于米尔弗顿,1829年5月10日在伦敦逝世。杨自幼天资过人,14岁就通晓拉丁、希腊、法、意、希伯莱、波斯、阿拉伯等多种语言,一生在物理、化学、生物、医学、天文、哲学、语言、考古等广泛的领域作了大量工作。 1801年杨通过著名的杨氏双缝实验,首先引入干涉概念论证了波动说,又利用波动说解释了牛顿环的成因和薄膜的彩色。他还第一个测量了7种颜色光的波长。 本实验采用静态拉伸法测定金属丝的杨氏弹性模量, 要求通过对金属丝杨氏模量的测量,掌握运用光杠杆法测量长度微小变化的方法; 掌握根据测量精度的要求合理选择测量仪器的方法;并学习用逐差法处理数据。 实验简介 实验仪器 杨氏模量测定仪 螺旋测微器 游标卡尺 米尺 砝码 待测金属丝 杨氏模量测定仪 光杠杆装置:镜面、标尺、望远镜一起组成光杠杆装置,其作用是将微小的长度变化利用杠杆原理进行放大。 A1 A0 实验原理 根据胡克定律,在弹性限度内,应变与应力成正比,即 称为杨氏弹性模量。 实验原理 这样就可把微小的长度改变量ΔL , 用可观的变化量A1-A0表示,为保证大的放大倍数,实验时应有较大的D (一般为1.5m左右)和较小的 x(一般为80mm左右)。 钢丝的截面积: 返回 (设金属丝直径为d)               式中L为金属丝被拉伸部分的长度,d为金属丝的直径,D为平面镜到直尺间的距离,x为光杠杆后足至前两足的垂直距离,F为增加一个砝码的重量(mg), 是增加一个砝码后由于金属丝伸长在望远镜中刻度的论题变化量。 实验原理 实验内容和步骤 一、杨氏模量测定仪的调整 1、杨氏弹性模量测定仪底座调节水平; 底角螺丝 调节支架底部的三个螺丝,使两支柱铅直,平台水平,使夹头在平台圆孔内能自由升降。 2、由目测光杠杆平面镜与测定仪平面垂直;但不能与金属丝相碰。这一步很关键 两个支点 两个支点 “力”点 实验内容和步骤 两个支点 3、外观对准——将望远镜放置在平面镜正前方1.5m左右位置上,调整望远镜与光杠杆平面镜高度相同,水平地对准望远镜。 实验内容和步骤 实验内容和步骤 4、镜外找像——缺口、准星、平面镜中标尺像.三者在一条水平 线上。 5、镜内找像 ——调节目镜焦距能清晰的看到叉丝,并先调节物镜焦距找到平面镜,然后继续调节物镜焦距并能看到尺子清晰的像。 6、A0一般要求调节到零刻度。调平面镜的角。 物镜 准星 目镜 A1 A2 D A0 X L 二、测量 1、计下无挂物时刻度尺的读数; 2、依次挂上1kg砝码,七次,计下,,…;; 3、依次取下1kg的砝码,七次,计下,,…; 4、用米尺测量出金属丝的原长度L(两卡口之间的金属丝)、镜面到直尺子的距离D; 5、用游标卡尺测量出光杠杆x,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出金属丝直径d。 三、数据处理——逐差法 1、实验测量时,多次测量的算术平均值最接近于真值。但是简单的求一下平均还是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我们多采用逐差法来处理这些数据。 2、逐差法采用隔项逐差 实验内容和步骤 注意事项 1、 调好实验装置记下初读数A0后,在实验过程中不可再移动实验装置,否则整个测量系统就被破坏,所测数据无效,实验应从头做起。 2、增加砝码时,砝码的缺口槽要交错放置。 3、加减法码时要轻拿轻放,并待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下压放置望远镜的桌面。 3、注意保持钢丝的铅直状况,不能有弯曲;在增加砝码时钢丝两固定端不应发生下滑伸长的现象,测量钢丝直径时应避免弯曲或损伤。 数据处理-逐差法 误差分析 ?1、杨氏弹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