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于知识价值的企业隐性知识转移激励模式研究.pdf
科技管理研究
2010年第7期 Scienceand Research 2010No.7
TechnologyManagement
文章编号:1000—7695(2010)07—0194一03
基于知识价值的企业隐性知识转移激励模式研究
张大为1,汪克夷1,李俏2
(1.大连理工大学管理学院,辽宁大连116024;
2.呼伦贝尔学院,内蒙古呼伦贝尔021008)
摘要:在回顾传统知识分类的基础上,以知识转移中知识对知识源的价值为切入点,提出新的知识分类方法,
并结合基于知识自身属性的分类方法,分析各种特征的隐性知识的知识转移难度;从隐性知识转移的利益相关
者着眼,探讨隐性知识转移的激励模式,并分析不同特征的隐性知识的激励模式选择问题。
关键词:知识属性;隐性知识转移;核心知识;外围知识;激励;激励模式
中图分类号:G302 文献标识码:A
本高的知识¨1。这种分类方法与Polanyi的分类方法是相互独
1 引言
立的,显性知识不一定就是一般知识,也可以是专业知识;
隐性知识是扎根于特定情境下的行动、参与和使命,是 隐性知识也不一定就是专门知识,也可以是一般知识。
非口语化、难以表达和难以编码的知识,高度的个人化是隐 也有学者从知识产权的角度出发,将知识分为作为公共
性知识的一个莺要特点。在知识经济时代,个人隐性知识是 物品的知识和作为私人物品的知识,这种分类法的目的主要
企业最宝贵的资产,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企业中个人 是为了分析知识转移中“搭便车”现象,并研究如何通过合
隐性知识的顺畅转移,将使企业的竞争力呈几何级数增长。 理的激励来减少“搭便车”现象,实现知识顺畅的转移。
隐性知识主要存在于个体的行动与思考中,因此隐性知 通过前面对知识分类研究的简单回顾,我们发现,早期
识转移只能通过个体的交流与共事等互动过程来实现,但是 的研究仅局限于知识本身的自然属性上,而后续的研究则更
对于知识源来说,这种互动过程的前、中、后却需要较大的 加关注知识与知识转移中相关要素间的关系。如
代价,一方面,隐性知识的创造与转移需要知识源消耗大量
的时间和精力;另一方面,一旦知识接受方掌握了知识源的 识转移成本相关的组织环境、技术等要素纳入到知识分类的
独特知识,知识源的地位与收益将受到威胁。因此在没有其 研究中来;而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划分则突出了知识转移
它要素激励的前提下,知识源并不愿意转移隐性知识。但是 中知识源的行为动机,强调了知识源在知识转移中的重要作
由于隐性知识对企业的重要作用,企业非常希望企业员工间 用。以上的研究对知识转移理论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能够互相转移他们独特的隐性知识,这就形成了一组矛盾。 但是这些分类方式也有一项缺憾,即没有进行知识的价值区
激励是引导有各自需要和个性的个人或群体,为实现组 分,这不利于知识转移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主要表现在:一
织的目标而工作,同时也要达到他们自己的目标…,大量的 方面,没有知识对知识源价值的区分,知识的成本区分就不
研究表明,激励能够促进知识转移的发生。本文将在分析知 会精确,另一方面,没有知识对知识源价值的区分,知识源
识的属性和知识转移难度的基础上,深入研究隐形知识转移 行为动机的根源就无法找到。本文认为,以知识对知识源的
的利益相关者间的相互作用过程,从而寻找适宜于不同属性 价值为切人点,知识可以分为外围知识和核心知识。
隐性知识转移的激励模式。 外围知识与核心知识均来自于知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基于日语试题分析的二语习得“输出”机制研究.pdf
- 基于有序聚类的专利知识演化研究.pdf
- 基于有限度的图书馆知识自由权利保障.pdf
- 基于服务质量的知识流程外包契约研究.pdf
- 基于期刊与作者共被引分析法的二语习得领域研究——学科知识图谱绘制实例.pdf
- 基于木桶理论与反木桶理论的高校班级学风建设探微.pdf
- 基于本体分子的家谱知识管理研究.pdf
- 基于本体和知识组件的夹具结构智能设计.pdf
- 基于本体的产品服务知识模型研究.pdf
- 基于本体的任务和知识个体匹配模型研究.pdf
- 2024年江西省高考政治试卷真题(含答案逐题解析).pdf
- 2025年四川省新高考八省适应性联考模拟演练(二)物理试卷(含答案详解).pdf
- 2025年四川省新高考八省适应性联考模拟演练(二)地理试卷(含答案详解).pdf
- 2024年内蒙通辽市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逐题解析).docx
- 2024年四川省攀枝花市中考化学试卷真题(含答案详解).docx
- (一模)长春市2025届高三质量监测(一)化学试卷(含答案).pdf
- 2024年安徽省高考政治试卷(含答案逐题解析).pdf
- (一模)长春市2025届高三质量监测(一)生物试卷(含答案).pdf
- 2024年湖南省高考政治试卷真题(含答案逐题解析).docx
- 2024年安徽省高考政治试卷(含答案逐题解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