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组织公民行为理论下的高校班级凝聚力建设研究.pdfVIP

基于组织公民行为理论下的高校班级凝聚力建设研究.pdf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于组织公民行为理论下的高校班级凝聚力建设研究.pdf

2010年第10期 经济研究导千u No.10,2010 总第84期 ECONOMICRESEARCHGUIDE SerialNo.84 基于组织公民行为理论下的高校班级凝聚力建设研究 陈晨子 (南京工业大学城市建设与安全工程学院,南京210009) 摘要: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高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输送了一批批人才。在追求个性发展的今天,新一代大 学生的生活状态、思想状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高校教育管理者如何管理他们?如何进一步加强班级凝聚力建设?本研 究一方面强调了培育学生的组织承诺在个人一组织契合度与班级凝聚力关系中的关键性作用,另一方面分析了组织 承诺的三个维度——感情承诺、继续承诺、规范承诺,在班级凝聚力建设中的重要性。尝试从组织公民理论出发,建立 了个人一组织契合度、组织承诺与组织公民行为三者的概念模型,为深入研究该问题打下了基础。 关键词:班级凝聚力;组织承诺;个人一组织契合度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0-0253-02 我们认为,组织承诺体现了学生和班级之间的一种心理状 引言 态。隐含了学生对于班级的认可、信心等其他一些积极感情。 班级凝聚力是衡量班级建设质量的重要指标,是班级对 而组织公民行为被定义为在组织正式的体系中未得到明确 其学生的吸引力以及班级学生彼此之间的吸引力。多年来, 的或自接的确认,但就整体而言有益于组织整体运转成效的 高校始终重视“班级”这一基层组织在学生中发挥的作用。班 行为总和。结合高校班级的实际情况,凝聚力亦往往体现在 级凝聚力是形成优良班风、学风、校风的前提,直接影响了班 对班级规定的服从、对班级的忠诚、积极参与班级活动这三 风、学风、校风建设的好坏。 个方面,所以本文将以组织公民行为来表示凝聚力的概念。 2008年,是“90后”广泛进入大学学习的第一年。分析这 2.个人—组织契合度对组织承诺及凝聚力的推动作用。 一代青年思想特点和成长规律,他们是改革开放压力的承受 关于契合度影响组织,多数研究成果都倾向于有积极作 者.他们主体意识强烈、善于独立思考、希氇在平等的交流中 用,价值观是个人的内在控制系统,这相对于外在控制系统 追求真理。然而,他们更加张扬自我个性,相对缺乏团队忠诚 更能使组织产生协调一致的行为。一些学者指出,个人与组 感,使班级凝聚力建设面Il缶不小的挑战。新形势下,影响学生 织契合度的增加,会提高社会道德行为,包括公民行为、自述 为主体的班级凝聚力建设的关键因素是什么?本文试图用管 团队合作、道德行为等。魏钧(2006)曾利用实证的方式证明 理学中组织公民行为研究的相关理论与方法,针对新一代学生 了契合度对于成员的组织承诺、工作满意度、公民行为有显 的特点,对该问题进行研究,以探寻增强班级凝聚力的途径。 著影响。通过因子分析将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的个人与组织 契合度分为八个维度,其中“争创一流”维度上的个人与组织 一、研究假设推演与理论模型提出 契合度对组织公民行为有显著的预测力,这指的是要具有竞 1.个人—组织契合度、组织承诺、组织公民行为。个人一 争意识,不甘落后.争做先进。 组织契合度的研究开始20世纪90年代(Kristof,1996;实际上,在学生心中都有记载着他和班级之间的责任, Schneider,2001)【ll,不少学者把个人—组织的契合度视为个大部分同学在相信自己与班级相适应,与同学相处融洽,对 人与组织在价值观上的契合程度。对于高校学生而言,契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