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的MATLABSIMULINK仿真与应用第8章.ppt

电力系统的MATLABSIMULINK仿真与应用第8章.ppt

  1. 1、本文档共8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电力系统的MATLABSIMULINK仿真与应用第8章

第8章 定 制 模 块  8.1 定制非线性模块 8.1.1 非线性电感模块   【例8.1】定制一个非线性电感元件,当电压在0~120 V时,电感恒定为2 H;当电压超过120 V时,电感元件饱和,电感降低到0.5 H。图8-1所示为该非线性电感对应的磁通—电流特性曲线,单位为p.u.。其中VB?=?120/sqrt(2) V,fB?=?50 Hz。 图8-1 例8.1的磁通—电流特性曲线   解:(1) 理论分析。显然电感元件上电压v和电流i具有如下关系: 其中,Ψ为电感元件上的自感磁链。   由式(8-1)可以得到磁链Ψ为   因此电感上的电流i为   可见,可以用受控电流源表示该非线性电感元件,该电流源受控于电流源两端的电压。   (2) 按图8-2搭建非线性电感模型。该模型包括一个电压表模块、一个可控电流源模块(电流源的电流方向为箭头所示方向)、一个积分模块和一个用于描述磁通—电流饱和特性的查表模块。选用的各模块的名称及提取路径见表8-1。图中有一个信号输出口m,输出非线性电感模块上的磁通和该模块两端的电压值。 图8-2 非线性电感模型   打开查表模块参数对话框,按图8-3设置参数。该图中的参数实际上就是图8-1的磁通—电流特性。其余模块的参数采用默认设置。 图8-3 例8.1的查表模块参数设置   (3) 将搭建好的非线性电感模型组合为一个子系统并命名为Nonlinear Inductance后,按图8-4所示搭建仿真系统。选用的各模块的名称及提取路径见表8-2。 图8-4 例8.1的仿真系统图   该系统中含有两个电压源,一个峰值为120 V、50 Hz、相角为90°的交流电压源Vs和一个幅值为0的直流电压源VDC。串联RLC支路为纯电阻电路,其中电阻元件R?=?5 W。   在仿真参数对话框中设置变步长ode23tb算法,仿真结束时间为1.5 s。   (4) 开始仿真。设置直流电压源幅值为0,开始仿真。图8-5所示为仿真最后5个周期的波形,图中波形从上到下依次为非线性电感元件上的磁通、电流和电压。此时,电压未超过极限值120 V,电感为2 H。对应的电流幅值Im为   磁链Ψ为 与观测到的波形一致。 图8-5 仿真波形图(VDC?=?0 V)   将直流电压源的幅值改为1 V,再次仿真。按理论分析,直流电压源单独作用时,电路中的电感相当于短路,因此观测的仿真电流中应该含有一个直流电流,该电流值为1 V/5 Ω?=?0.2 A。   观察仿真最后5个周期的波形如图8-6所示,图中波形从上到下依次为非线性电感元件上的磁通、电流和电压。由于对1 V直流电压源分量进行了积分运算,导致磁通饱和,因此电流波形发生畸变。由图可见,此时电流增大到0.575 A。 图8-6 仿真波形图(VDC?=?1 V)   通过FFT模块提取电流信号中的基频和直流分量,如图8-7所示,图中波形为非线性电感元件电流的基频分量和直流分量。可见,基频电流增大到0.27 A,直流电流分量为0.2 A,与理论分析值一致。 图8-7 基频和直流电流分量   尽管在例8.1中已经建立了一个非线性电感模块,但是该模块外观并不完美。下面将对该非线性电感模块进行封装,创建对话框、图标和说明文档,并通过对话框来设定非线性电感的磁通—电流特性,使它看起来和SIMULINK库提供的其它模块一样完整。   单击图8-4中“非线性电感元件”图标,打开菜单[Edit Mask subsystem],弹出封装子系统编辑窗口如图8-8所示。选择“文档”(Documentation)标签页,在“封装类型” (Mask type)文本框中输入文字“非线性电感”,在“封装说明” (Mask description)多行文本框中输入该模块的简单说明和注意事项,在“封装帮助”(Mask help)多行文本框中输入该模块的帮助文件。 图8-8 封装子系统编辑窗口(文档标签页)   选择“参数”(Parameters)标签页如图8-9所示,通过点击 按键添加、删除、移动项目。按图8-9分别添加额定电压、额定频率、线性电感和饱和特性。其中,在“变量说明” (Prompt)列中输入各变量的简单说明,在“变量名”(Variable)列中输入各变量的名称。注意这些变量是可以被封装的子系统作为已知参数调用的,因此,这些变量名应该是容易记忆的,同时SIMULINK不区分大小写。在“类型”(Type)列中选择参数的类型,可选的类型有“文本框”(edit)、“列表框” (checkbox)和“下拉框”(popup)。“可计算”(Evaluate)和“可调用”(Tunable)列为可选项。 选中“可计算”(Evaluate)列后,SIMU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