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悬链线.doc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谈悬链线

【摘要】神奇的數e出現了,就寫在蜘蛛絲上面。在薄霧的清晨,讓我們觀察昨夜織成的蜘蛛網,具黏性的絲,負載著小水珠的重量,彎曲成一條條的懸鏈線,水珠沿著曲線排成美麗的項鍊。當晨曦穿透霧氣,照射在蜘蛛網上,閃耀著彩虹色的亮光,就像一盤奪目的珍珠,榮耀歸功於e。──法布爾 法布爾(Fabre,1823~1915)是法國著名的昆蟲學家,他說:「在昆蟲的世界裡,可以激發我所有的思想與靈感。」這份「熱情」(passions)推動著他研究昆蟲的生活與行為,並且寫出《昆蟲記》之不朽名著,因而被後人尊稱為「昆蟲詩人」或「昆蟲學界的荷馬(Homer)」。 他觀察到的蜘蛛網項鍊(圖一),就是上述那段話的由來。 問題的提出 固定項鍊的兩端,在重力場中讓它自然垂下(圖二),問項鍊的曲線方程式是什麼? 這就是著名的「懸鏈線問題」(the hanging chain problem)。在1690年由賈可比貝努利(Jakob Bernoulli, 1654~1705)公開提出來,向數學界挑戰,徵求答案。在微積分初創時期,它正好可用來考驗微積分的威力。這是一段有趣而又極具啟發性的歷史,值得我們重溫一遍,細細品味。 在大自然中,除了懸垂的項鍊與蜘蛛網的水珠項鍊外,我們還可以觀察到吊橋上方的懸垂鋼索(圖三),以及兩根電線桿之間所架設的電線(圖四),這些都是懸鏈線(catenary)。 由大自然引導出來的數學,讓我們覺得「有土、有根」,並且沾染、散發著「就在身邊的親切感」。 亞里斯多德與伽利略的錯誤 大家都看過海豚躍水的表演(圖五),以及石頭(或砲彈)飛過天際的現象,並且知道它們的軌跡都是拋物線(parabola),這是超乎歐氏幾何的曲線。基本上,歐氏幾何只研究由直線與圓所交織出來的圖形世界。 亞里斯多德的錯誤 然而古希臘偉大哲學家(百科全書般的人物)亞里斯多德(Aristotle,384~322 B.C.),他卻認為石頭飛過天空的軌道應如圖六所示,因為根據他的「有機目的觀」的物理學與哲學,地面上的「自然運動」(natural motion)是直線,所以石頭飛出去是直線,掉下來也是直線並且垂直地面。 這個錯誤兩千年後才由伽利略(Galileo, 1564~1643)加以修正,並且得到軌跡的正確方程式為二次函數 y=ax2+bx+c,這不必用到微積分就可以求出來。事實上,伽利略不懂微積分,那時微積分還未真正誕生。 伽利略的錯誤 伽利略比貝努利更早注意到懸鏈線,但是「螳螂捕蟬,黃雀在後」,他也犯了錯誤:他猜測懸鏈線為拋物線。從外表看起來(圖二),懸鏈線的確很像拋物線,然而實際上並不是!惠更斯(Huygens, 1629~1695)在1646年(當時17歲),經由物理的論證,得知伽利略的猜測不對,但正確的答案這個時候他也求不出來。這是大自然的一個深刻秘密,只有微積分可以揭開它。 兩點啟示 首先是,檢驗錯誤易,建立真理難,即「理未易明,善未易察」。其次是,偉大的人物可能犯偉大的錯誤。因此,我們要時時警覺到費因曼(Feynman, 1918~1988)所說的「科學就是懷疑專家會有錯誤」,更進一步要如笛卡兒 (Descartes, 1596~1650)之持「系統地、方法地懷疑」的態度。 科學哲學 這些啟示正好就是,在現代科學哲學中,波柏(K. Popper, 1902~1995)所提倡的「否證論」(Falsification theory)之出發點。否證論的要旨是:無論我們觀察了多少隻的白色天鵝,都沒有證明「凡是天鵝都是白色的」這個「理論」,但只要出現一隻黑天鵝,就否證了該理論。換言之,我們雖然無法證明一個科學理論是對的,但是我們可以透過批判討論(critical discussions)找出理論的錯誤所在,逼使胡說八道現原形,甚至否證、推翻它,將科學理論不斷地推陳出新。科學的進展是,成功踏著錯誤前進。 在這個觀點之下,科學方法就是「嘗試改誤」(trial and error),從錯誤中學習。特別地,前人的錯誤經驗,對後人更具有啟發性與教育價值。可惜,這幾乎都被我們的教育忽略了,而只講授成功的典範。 微積分馴服懸鏈線 伽利略的錯誤與惠更斯的無能為力,真正的理由是缺乏微積分工具,要馴服懸鏈線就必須用到微積分! 我們知道,微積分經過兩千年的醞釀,到了十七世紀後半葉,才由牛頓(Newton, 1642~1727)與萊布尼慈(Leibniz, 1646~1716)兩人獨立地發明。牛頓在1660年代發明,但直到1711年才發表;萊布尼慈在1670年代發明,在1684年就發表,比牛頓還早公諸於世。 微積分基本上是要探求曲線的切線與曲線所圍成的面積這兩個問題。它們的解決都必須經過「無窮步驟」,才能得到答案,落實於取極限或無窮小的演算。換句話說,微積

文档评论(0)

2017l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