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四川5.12地震后对绵竹汉旺白岩沟泥石流雨洪法计算探析.doc

四川5.12地震后对绵竹汉旺白岩沟泥石流雨洪法计算探析.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四川5.12地震后对绵竹汉旺白岩沟泥石流雨洪法计算探析

四川5.12地震后对绵竹汉旺白岩沟泥石流雨洪法计算探析摘要:通过对白岩沟泥石流的性质、特征、形成条件及发展趋势进行研究,并对泥石流的易发程度和危险性进行评价,确定了泥石流的流体类型、动力学参数。采用雨洪法对泥石流动力学参数进行计算,得出在不同暴雨频率下的动力学参数,有效确定了泥石流防治控制因素,通过“8.13”特大暴雨洪灾检验其治理效果良好。论文提出了设置拦挡工程的治理防治措施。 关键词:泥石流;动力学参数;防治;四川汉旺镇;“5.12”地震 Abstract: through the dialogue rock gully properties, characteristics, formation conditions and development trend and the susceptibility of the debris flow degree and risk evaluation, determine the types of debris flow, dynamic parameters. Using the method of rainfall flood debris flow dynamics parameters are calculated, heavy rain in different frequency of dynamic parameters, effectively determine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debris flow control factors, through the “8.13” severe storms flooding test its governance effect is good.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a set LanDang engineering management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Keywords: mudslides; Dynamic parameters; Control; Sichuan hanwang town; “5.12” earthquake 中图分类号: P642.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前 言 白岩沟泥石流位于绵竹市汉旺镇群新村白溪河右岸,为高频发泥石流,本文对泥石流动力学参数计算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提出治理措施。 近年来,曾多次发生严重影响了当地居民生产生活制约当地的经济发展的泥石流灾害。“5.12”地震后,白岩沟沟谷中产生了大量的崩塌体和松动岩土块,为泥石流提供了大量的物质来源。在暴雨作用下,发生泥石流的可能性加大,危及沟口公路及下游居民、房屋、耕地、经济林的安全和下游白溪河的堵塞。 1地质地理环境 1.1地理环境 泥石流位于德阳绵竹市汉旺镇群新村。地理坐标:东经31°27′30″~31°28′00″,北纬104°12′15″~104°13′23″之间。 绵竹市汉旺镇属于四川盆地中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086.4mm,最多年达1421.4mm,出现在1963年。最少年699.3mm,出现在1965年。绵竹降雨强度和持续时间的差异较大。多年平均暴雨过程3.2次,最多的可达7次,6~9月均可出现100mm以上的一日最大降水量,多出现在汉旺、天池、金花等地。据绵竹市百年大事记记载,绵竹山区12小时最大降雨量为598mm,出现在1995年8月11日0点~12点,1小时最大降雨量为49.8mm,出现在1995年8月11日,在全国也属罕见。1959年8月9日~11日,3天时间,汉旺降水总量达706.9mm。 1.2地质环境 白岩沟地处汉旺镇北西侧山区地带,与白溪河交汇,是白溪河的一条支沟,地势西高东低,高差悬殊,地形复杂。流域内最大海拨高程1480.5m,最小高程768m,相对切割深度大于500m,属于中山区,两岸山坡坡度多在45°~85°之间,谷底峡窄,沟床纵坡7-32度,汇水区多为“V”型峡谷,物源区和流通区多呈深“U”型谷。山脊多呈棱角状;上游谷坡区植被发育,覆盖率80%以上。下游植被不发育沟底有大量5.12地震碎屑流以及采矿弃渣、滑坡及崩塌物质的堆积锥。该沟早期伐木破坏了自然植被,现残存有大量的枯树桩,特别是沟底附近。沟口地带山坡植被以草为主,乔木和灌木次之,覆盖率为45%,沿沟越往上游植被覆盖率越大。 1.2.1地层岩性 泥石流区内地层出露较为单一,第四系(Q)以泥石流堆积、冲积、洪积、重力堆积最为发育,遍布整个流域,出露基岩以三叠系上统跨洪洞组(T3K)、雷口坡组(T2L)为主,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