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议兰州市传统民居建筑保护及利用
浅议兰州市传统民居建筑保护及利用摘要:千百年来,作为历史古城的兰州,留下了众多的传统民居遗迹。然而随着城市的迅速发展,尤其是传统民居建筑毁失殆尽,从而使市民感觉城市变得陌生。究其原因是对自己所生存的环境缺少了文化认同感。面对兰州市仅存不多的传统民居建筑,如何更好地保存、保护与利用,与城市远期发展相结合,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本文通过研究兰州辖区的传统民居建筑的保护现状,吸取国外的一些保护经验,提出几点保护建议,旨在对城市的经济发展与城市文化脉络的整合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 兰州;传统民居;保护;利用
Abstract: one thousand years, as the history of the ancient city of lanzhou, leaving many traditional houses remains. However, along with the city’s rapid development, especially the traditional local-style dwelling houses building destroyed lost out, so that people feel the city more unfamiliar. Investigate its reason is for the survival of the environment without cultural identity. Facing the lanzhou city only to save little traditional domestic architecture, how better to preserve, protect and use, and city forward development, and the combination of is a looming problem. This article through studies of lanzhou area of traditional domestic architecture protection status and absorb foreign experience some of the protection,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to protect. The aim is to the economic growth of the cities and city culture context integration provide more reference.
Keywords: lanzhou; Traditional houses; Protection; use
中图分类号:TU09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民居建筑是中华大地上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建筑类型,它被认为是最简单、最直接的居住类型,也被认为是文化沉淀最厚重、最亲切的人居场所。[1]兰州传统民居在兼具北方民居特色的同时,又表现出适宜于当地地理、气候、环境特点的地域性,尤其在组织形态、平面布局、空间尺度以及结构关系、材料做法、细部装饰都有独具匠心之处。兰州现存的传统民居已为数不多,并且随时都会因城市建设的需要被拆除。在较为偏远的城市近郊及榆中县青城镇,永登县连城镇、红城镇,西固区、阿干镇等地方尚存留着一些具有兰州地方特色的传统民居。这些具有保护价值的传统民居大部分还没有真正被列入到政府的工作中。有些传统民居本身因长期无人居住、管理,日益破败。传统民居的周边环境也随着经济发展而急剧变迁,生存环境不断恶化,很多已面临坍塌、灭失的境地。[2]
1 兰州的区位与历史
1.1 兰州的区位
兰州是甘肃省的省会,是西部区域中心城市,处在东经102°30”-104°30”、北纬35°5”-38°之间,位于中国陆域版图的几何中心,在大西北处于“座中四连”的独特位置,市区南北群山对峙,东西黄河穿城而过,蜿蜒百余里。城市依山傍水而建,层峦叠嶂,既体现了大西北的浑壮雄阔,又展现了江南的清奇秀丽。兰州,在西北地区处于“座中四联”位置,是黄河上游经济区经济中心和西陇海兰新经济带重要的支撑点和辐射源,是我国东中部地区联系西部地区的桥梁和纽带,是大西北的交通通信枢纽和科研教育中心。陇海、兰新、兰青、包兰四大铁路干线交汇于此,是西北地区最大的货运站和新亚欧大陆桥上重要的集配箱转运中心,也是西部地区通信枢纽和信息网络中心。 [3]
1.2 兰州的历史
兰州,始建于公元前86年,西汉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设金城郡,辖13县。据记载,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