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语》十二章(第1课时)课件
《论语》十二章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人。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创始人,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孔子也是易学的创始人。 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贤者或圣贤的人)七十二人,孔子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14年。孔子还是一位古文献整理家,晚年修订了《六经》(修《诗》《书》《礼》《乐》,序《易》,撰zhuàn《春秋》)。 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了儒家经典《论语》。 孔子正直、乐观向上、积极进取,一生都在追求真、善、美,一生都在追求理想的社会。孔子对后世影响深远,他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古人有天妒英才的说法,就是说有才的人英年早逝叫做天妒英才,天纵证明他活得长又有才)”、“天之木铎(duó,一种铃)”、“千古圣人”,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圣人”,他被称为“孔圣人”“至圣(圣人之中的圣人)”“大成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 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亚圣”孟子与孔子并称“孔孟”。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将孔子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哥白尼、牛顿、达尔文、培根、阿奎那、伏尔泰、康德。)。孔子的生日9月28日定为“孔子日”,以纪念这位对人类教育事业作出杰出贡献的先贤。 《论语》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的相互讨论。共20篇。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 南宋时,朱熹把它列为“四书”(《孟子》、《中庸》、《大学》、《论语》)之一,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宋朝宰相赵普曾赞颂说“半部《论语》治天下”。 语录体:常用于门人弟子记录导师的言行,有时也用于佛门的传教记录。因其偏重于只言片语的记录,不重文彩,不讲篇章结构,不讲篇与篇之间甚至段与段之间时间及内容上的必然联系,故称之为语录体。 《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五经” 孔 府 孔子嫡系子孙居住地 孔林 孔子墓地 孔庙 祭祀孔子的地方 德配天地,道冠古今; 删述六经,垂宪万世。 孔子 课文探究 1、本章谈学习方法: 强调独立思考的必要性。 2、“温故”和“知新”是不是两件并列的事?该如何理解? 温故知新。 并非并列的两件事,关键在于要“知新”。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翻译: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有害。” 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思考 思考,有空想的意思 有害 第五章 1、学习与思考有什么关系,请结合孔子的话加以分析。 学习和思考是辩证的关系,只学习而不思考,则会感到迷惑而无所适从。如果只是思考而不能学习则会更为有害,因此二者一定要结合起来。 故第五章讲学习方法,阐述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 表转折,却(但是) 第六章 子曰:“ 贤 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文言语气助词 a.表疑问,相当于“吗、呢”,如“有何难~?” b.表感叹,相当于“啊”,如“快~!” 品质高尚 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 翻译: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清苦而发愁,颜回却不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本章写的是孔子对颜回的高度评价,赞扬了颜回乐于学习、安于贫困的品质。(学习态度) 忍受 1、颜回在“陋巷”却能“不改其乐”这一则给你的启示是什么? 为了自己的理想,要不断追求,即使生活清苦困顿也自得其乐。 他,指颜回 简陋 别人 代词,指清苦的环境 颜回 乐于学,好学的乐趣 表转折 担忧,发愁 第七章 子曰:“知 之 者 / 不如 好之者,好之者 / 不如 乐之者。” 代词,它。这里指学问和事业。 代词,……的人 喜欢、爱好 以……为乐趣, 名词的意动用法 翻译:孔子说:“对于学习,知道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不如以学习为乐的人。” 知道 本章阐述了学习态度:以学习为快乐。强调独立学习的重要性。 子曰:“知之者 / 不如 好之者,好之者 / 不如 乐之者。” 1、这一段运用了什么修辞? 顶真。 讲学习的三个层次:知、好、乐,层层推进,使说理更加透彻,令人信服。 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到底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要有实事求是的求学态度。 子曰:“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