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浅议高中诗歌教学中描写手法.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议高中诗歌教学中描写手法

浅议高中诗歌教学中描写手法描写作为文学创作中重要的表达方式之一,在古代诗歌中也被运用得淋漓尽致,妙趣横生。高度凝炼的语言加上生动传神的描写,使得诗歌这一中国文化的瑰宝更加绚丽多姿。所以在鉴赏古诗时,我们可以把描写专门列出,作为一个专题进行重点赏析。 1. 情景交融 古人在写景的同时总是忘不了把感情融入其中,使得景中有情,情中融景,分不出是写景还是抒情。正如韦庄的《台城》中“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本是写曾经的六朝古都台城的周围景观的,但是不纯粹写景,采用了融情于景的手法,把自己的感情融入苑城的景物之中,将其写得有声有色,从而营造出一种特有的梦幻式氛围,渲染了浓重的感伤情绪,的含蓄委婉,空灵蕴藉。 2. 动静结合 庄子曾经说过“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音稀声”。也许是受庄子思想或是中国的佛教思想的影响,文学创作中也经常运用这种物极必反的衬托手法,动静结合就是最重要的体现。在这一点上,韦应物的《滁州西涧》可谓是典范。“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四句写景,两两相对。前两句“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幽草生于深涧,一片静谧;接着,黄鹂鸣于深树,愈加静谧,由静到动,后两句,“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春潮,急雨,一片动乱,足见其静;接着,无人舟自横,更加得寂静。整首诗由静及动,再由动到静,可以说将动静结合的手法运用得淋漓尽致。 3. 有声有色 古诗在描写中,经常运用多种感官,从而达到有声有色,形神兼备。王维的《过香积寺》中,在描写途中景物时就调用了多种感官,“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如果说前两句是概括的从视觉和听觉来写出了周围环境的寂静,幽深;那么后两句就是更加生动形象的、细致入微的描写了途中的山水和古木了,山中危石耸立,使流水发出呜咽之声,从听觉角度来写山中幽静,接着,“日色冷青松”,从视觉感官中写出了傍晚的余晖斜射在幽深的松林上,使本就阴暗的松林越发的神秘,幽暗,给人一种“冷”的感觉,由此,这两句分别从听觉和视觉上绘声绘色的写出了周围环境的特色,达到形神兼备之妙。 4. 远近结合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面对同一事物,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会有不同的感觉,更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古人深知此妙,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中间两联,“惊风乱毡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的写景很有特色,前两句写风雨楼前的近景(风胡乱地吹哲水中的芙蓉,雨紧密的侵蚀着薜荔做成的墙)既真切,又细腻,犹如身临其境;后两句写山重水曲的远景(遮蔽遥望双眼的岭树和曲结愁肠般的江流),顿使人视野开阔,胸襟畅然,而且想象丰富,一俯一仰,视野各异,上实下虚,情景交融,更好的抒发了作者的无穷愁思。 5. 色彩鲜明 可以这样说每一首好诗都是一幅上等的丹青画,每一位诗人都是丹青妙手,诗人将画中的五颜六色用语言表达出来,做到“诗中有画”。杜甫的“山青花欲燃,江碧鸟逾白”中,山的青黛让绽放的花更加灿烂,像燃烧的火;江的碧绿使得鸟儿更加的洁白。鲜明的色彩,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构成一幅绝妙的山、水、花、鸟图。再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中,“黄、翠、白、青”的搭配,给人一种全新的视觉感受,一幅初春的园林图跃然纸上。 6. 点面结合 即使再美的景物,你在描写他时也不可能面面俱到,聪明的诗人总是知道点面结合,截取其中的最亮点与整个画面去组合,从而达到相得益彰之效。韩竑的《寒食》,在描写寒食时节长安城的明媚春光时,就是借用了这一点,首句“春城无处不飞花”总写长安城的春意盎然,可以说这一句将长安城中无边的春景囊括无余;第二句“寒食东风御柳斜”,专写皇家风光,突出了在东风吹拂下婆娑起舞的“御柳”这一景象。两句不仅一红一绿,而且,由面及点,充分考虑到寒食时节景物特点,从而抓住了柳树这一最亮的一点去着笔渲染,达到了意想不到的功效。 7. 白描细描 所谓白描,就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毫无修饰的勾勒式描写。正如陶渊明的“桃李罗堂前,榆柳荫后檐”“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平实朴素的描写叙述中见到了作者那种“久在樊笼里,复得反自然”的无羁无绊的恬淡,闲适、超越世俗的精神境界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所谓细描,就是不惜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来精雕细刻,在这一方面,李白可奉为祖师,“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仅为表现庐山瀑布的高和急,就用到了夸张,想象,虚实结合的多种手法。“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拟人的修辞,奇特的想象,将诗人的浪漫情怀表现得淋漓尽致。 8. 细节描写 虽说“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但是有时细节真的能决定成败。张籍的《秋思》后两联,“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这一生动传神的细节,既出人意料又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