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考语文最后1课(安徽).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2高考语文最后1课(安徽)

2012高考语文最后一课(安徽卷) (2012城郊专版) 语文学科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1、了解常见的干扰项设置类型:概念上的偷换概念、以偏概全,时间上的已然与未然、先后,句子关系上的强加因果、因果颠倒,逻辑上的或然与必然、充分与必要条件,还要注意把现象混为原因、无中生及答非所问等。尤其注意误把文章中人物的观点当成作者的观点。 做题是特别留意选项中带有“全、都、凡、所有、几乎、主要、有的、更加、特别”等词语的内容 2、审清题目的要求,注意是选“不符合的”还是“符合的”,在把选项与原文的比对过程中,找出符合题意的最明显突出的一个选项。 3、选项与原文表述不一致时,要思考选项内容是不是原文的合理推论。 二、文言文 1、实词理解:将给出的词义代入原文,不通就错,通顺不一定对。按现代汉语能解释通的,往往是错的,按最常见的义项解释的,也可能是错的,按次常见义项解释的,对的可能性比较大。从没有听说过的实词释义往往是对的,干扰你罢了。 2、掌握一些实词推断方法:语法分析法、对句判断法、字形推断法、成语印证法等。 3、虚词意义与用法的判断主要借助实词,整个句子意思理解了,虚词的用法也就自然带出来了。 借助虚词的语法位置: “吾欲之南海”“缀耕之垄上”,两句中的“之”字都带宾语,意义用法可能相同。“吾将以身死白之”/“险以远,则至者少”,“以”在两句中所处语法位置不同,意义用法可能不同。 通过句位判断:所处位置不同,相异可能性较大。“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与“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两句中“也”。 组成固定结构的虚词与单独出现的虚词,不同的可能性大。如“若属皆且为所虏矣”“臣为韩王送沛公”中的“为”。 具有特定语法功能的虚词与其他句中的虚词,不同可能性大。“求人可使报秦者”“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4、可以先看第6题,毕竟有三句正确的选项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全文。 5、文言文翻译,以直译为主,做到字字落实,语气落实,关系落实等。关键词语不要糊弄过去,解释不通的字词往往可以考虑是否通假或者活用。操作时要打草稿。 6、翻译注意的重点放在古今异义词上,古代的人名地名比较奇特,要注意不该翻译的不要翻译,该翻译的一定不能照抄。文言特殊句式一般是赋分点,尤其注意倒装句,语序要调整过来。 7、翻译要有全局意识,要把译文放在原文中,看看与上下文能不能联系得上,前后内容是否吻合。是否与全文主旨矛盾或是否能表现人物的某个特点。 三、诗歌鉴赏 1、掌握一些常见术语 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叙述:倒叙、插叙; 描写:人物描写、景物描写、白描、细节描写、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或直接与间接)、动静结合、化静为动、点面结合、虚实结合、虚实对比、化实为虚、化虚为实、上下远近高低、明暗、绘声绘色绘形、视觉听觉嗅觉等 抒情: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因情设景、托物言志、怀古伤今、借古讽今、借人写己等) 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夸张、对偶、排比、借代、双关、反问、设问等。 比喻的作用:生动形象,凸显特征;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引发联想,激发共鸣;表现作者的爱憎感情。 比拟的作用:突出事物的特征;赋予无生命事物以生命,赋予无情感事物以感情,使语言形象,生动活泼;便于抒情,激发想像,加强感染力 排比的作用:强调内容,增强说服力;强化抒情,增强感染力;造成气势,增强表现力;能逐层深入地阐述事理,有深化内容之效。 表现手法:赋、比兴、对比、象征、用典、烘托、衬托(正衬、反衬、乐景衬哀情、哀景衬乐情)、渲染、联想、想像 结构方法:开门见山、伏笔、铺垫、照应(前后照应、题文照应、首尾圆合)、抑扬(先扬后抑、先抑后扬)、卒章显志、重章叠句 语言特点:平淡、清新、绚丽、 质朴、明快、含蓄、婉约细腻、悲壮慷慨、直露、口语化、平实、典雅、粗俗、自然、清新、优美、雄浑、豪放、飘逸、幽默风趣、辛辣、简洁、深沉、寓庄于谐等。 思想感情有: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2、诗歌 诗人自我形象:①豪放洒脱的形象;②忧国忧民、青衫泪湿的形象;③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④归隐田园、钟情山水的形象;⑤儿女情长的形象⑥爱民惜才的形象苍凉悲壮和谐静谧高远辽阔缠绵悱侧淡雅高远富丽堂皇生机勃勃`情感主旨类:A忧国忧民型:①反映社会黑暗,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②边塞征战的壮烈,穷兵黩武的惨状,山河沦丧的痛苦;③对百姓离乱的忧愁,对人民疾苦的同情;④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⑤昔盛今衰的感慨,借古讽今的情怀。B志向理想型:①建功立业的渴望,保家卫国的决心;②宦海浮沉,仕途失意;③年华消逝的感慨,壮志难酬的悲叹;④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⑤怀才不遇的寂寞,报国无门的激愤;⑥贬官谪居的怨恨,仕途失意的苦闷;⑦ 洁身自好,

文档评论(0)

wuyoujun9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