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媒体在批判极端言论时要反思现实等10则.doc

媒体在批判极端言论时要反思现实等10则.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媒体在批判极端言论时要反思现实等10则

媒体在批判极端言论时要反思现实等10则媒体在批判极端言论时 要反思现实 有媒体评论提起了一个话题,就是反思当下中国的“极端主义”,即那种非此即彼、非友即敌、非红即黑的思维方式。极端并不可怕,当极端成为一种流行的“主义”时,就需要警惕并反思了。当舆论空间被极端言论充斥并主宰,理性的判断、客观的分析和均衡的观点被边缘、被漠视、被压制时,就预示着危险。令人忧虑的是,不仅仅是语言和思维的极端主义,还有由此带来的极端行为。极端语言的熏陶,会让人变得急躁,极端思维的暗示,会诱导人以极端方式解决问题,或者说为那种极端行为找到了一种合理性。讨论“极端主义”这个问题,也不能仅仅停留于浅层的道德批判,更要反思其后的现实土壤——到底是哪些原因导致了极端主义。其原因主要有:网络的传播特点,媒体标签化的误导,阶层的两极化。化解中国当下舆论空间中的极端主义,需要新媒体的净化,需要民众的理性,需要媒体的职业自律,更需要解决贫富拉大这个制度性问题。媒体不要总盯着那些极端言论,而忽视平和沉默的大多数,要善于打捞沉没的声音。(据曹 林于《中国青年报》2012/06/15) 媒体要诚信应具有“四心” 诚信对于媒体至关重要,它是媒体公信力的基石。我国的媒体负有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的责任,但这一任务的实现,必须付诸媒体自身的诚信。媒体要真正树立起公信力,应该做到以下“四心”:一有良心。马克思在《共产主义和奥格斯堡〈总汇报〉》一文中提出了“报纸的良心”要求,指出媒体要有自身的信念,前后信念一致。说到底,就是坚持客观理性地看待和分析新闻事实,不应该受主观愿望支配而漠视、回避甚至扭曲事实。二有同情心。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媒体要有同情心。这里所说的“同情心”,不是用来吸引眼球的“幌子”,而是要真正关注人、怜惜和爱护人,尤其应对无辜的弱势人群加以同情,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同时,自觉维护他们的隐私权。一个有社会同情心的媒体,不仅可以赢得社会的尊重,而且能够激发社会更多、更大的同情心。三有责任心。作为网络时代的传统媒体,面对社会上芜杂的信息,要有高度的责任心,遵循新闻业务规范采写和编辑新闻,不为有碍社会公德的现象提供平台。能够承担社会责任的媒体,以身作则信守媒体诚信,才能赢得社会的尊重和信赖。四有敬畏心。这里所说的敬畏心,是对职业的敬畏心。新闻工作是一项神圣的社会职业,“无冕之王”的称谓表达了这一职业的特殊性,但不是特权。媒体人怀着一种对职业的敬畏心,规范新闻业务,遵守职业道德,才可能做好工作。(据陈力丹 饶 沛于《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2年第6期) 电视媒体社会责任缺失的 原因分析 一、电视媒体组织治理结构不完善是社会责任缺失的主要因素。我国电视媒体由于长期以来一直是行政原则驱动,尽管近年来文化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一部分地方电视台进行重组和企业化改制,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电视媒体的管理问题。电视台形成了政府职能、公共事业职能和企业职能并存的组织,这种多元化职能造成了社会责任与自身利益诉求并存的现象。二、电视媒体监管的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是社会责任缺失的重要因素。目前,电视媒体在发展中出问题,个别电视台和电视节目已经不能满足承担社会责任的最低要求,这就是监管的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造成的。监管落后于实际情况的变化,缺乏预见性和前瞻性。大多数临时出现的规定制度之间没有形成体系,缺乏互补和相互制约,导致许多电视媒体在节目制作和播出的过程中不断接近规定的底线。三、电视媒体自身经营管理方式落后是社会责任缺失的又一成因。无论是按照事业单位组织的电视台,还是已经实现企业化转制的电视台,都还没有形成自身独特的经营管理模式,依然按照以前的经营管理方式操作。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部分从业人员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对于媒体缺乏足够的认识,社会责任意识淡漠。(据侯君荔于《电视研究》2012年第7期) 传统媒体转型 在观念和认识上的误区 一、对新媒体发展规律缺乏科学认识。新媒体的主要特点是“以用户和市场为导向,以技术为驱动,以平台为基础”。传统媒体应时刻把用户和市场放在首位,以用户和市场的需求来设计自身的产品;高度重视技术的作用,充分利用各种技术,实现技术和信息的有机结合和匹配;利用边际成本趋向于零的特点搭建大型平台,实现长尾效应。二、“等靠要”思想严重。传统媒体在向新媒体转型时,多采取“首鼠两端”“等靠要”的态度,认为“不转型是等死,转型是找死”,所以在向新媒体转型方面行动迟缓,甚至放弃转型。三、仍然一味秉持“内容为王”的理念。传统媒体要想继续成为主角,必须变“内容为王”理念为“信息服务为王”理念,打造智能信息服务平台,参与全产业链的竞争。四、大多抱着“采编思路、新闻导向”的理念做新媒体。很多传统媒体在运作新媒体时,依然脱不了传统媒体的窠臼,采取的是传统媒体驾轻就熟的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