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ANP、BNP水平及心功能关系探析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ANP、BNP水平及心功能关系探析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脏射血分数(EF)与血浆心房利钠肽(ANP)和脑利钠肽(BNP)的关系。方法 应用快速免疫荧光法检测10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ANP和BNP浓度,探讨血浆ANP、BNP与EF之间的关系。结果 心脏EF越低,血浆中ANP和BNP的浓度越高。ANP与BNP水平与EF呈负相关(r=-0.346,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测定血浆ANP、BNP水平可直接而准确的定性表达出患者心功能早期改变,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并可用于评价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心肌梗死;射血分数;心房利钠肽;脑利钠肽
中图分类号:R542.2 R256.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12 心力衰竭是急性心肌梗死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以心肌缺血坏死致收缩功能明显减退所引起的一系列严重临床表现。近年研究发现心房利钠肽(ANP)和脑利钠肽(BNP)等神经内分泌激素水平在心脏负荷过重或心脏扩大时分泌增加,而且ANP和BNP可反映心脏的功能状态[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4月—2011年4月在本院心内科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4例,男68例,女36例,年龄38岁~85岁。所有患者均为初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至入院时间不超过24 h,所有患者诊断均符合ACC/AHA(1999)关于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缺血性胸痛病史,心电图动态演变,心肌坏死血清标志物动态改变。排除严重肝、肾功能不全。
1.2 方法
1.2.1 ANP和BNP的检测 患者均在清晨安静状态下平卧时抽取静脉血3 mL,置入乙二胺四乙酸抗凝试管,轻缓摇匀,30 min内采用Biosite公司的BNPTRIAGE床边快速定量检测仪应用快速免疫荧光法检测ANP和BNP含量。
1.2.2 心功能检测 患者均于入院24 h内进行心功能Killip分级及超声检查,采用ALOKA超声诊断仪,2.5 MHz超声探头进行检查,测定3个~5个心动周期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射血分数(EF)值。
1.3 统计学处理 运用SPSS 13.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方差分析(ANOVA),两样本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EF在49%以下者48例,50%~59%者40例,60%~69%者13例,在70%以上者3例。EF在49%以下者ANP、BNP与EF在49%以上者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F在50%以上者的三个区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但EF在50%以上各区间患者BNP在数值上逐渐减少。血浆ANP、BAP水平与EF呈负相关(r=-0.364,P0.05)。详见表1。
3 讨 论
近年来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率逐年提高,及时介入治疗及药物治疗可以降低死亡率。血浆ANP、BNP水平测定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功能不全干预中有重要的指导作用[2]。可以早期预测患者心功能走向、病情发展,选择介入治疗时机,尽早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治疗、完善药物治疗[3]。监测BNP水平可以了解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效果和预后,在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症状和超声心动图不明显时,监测BNP水平对于筛查更为敏感[4]。此次研究证明ANP和BNP可很好地预测泵功能变化及心衰的严重程度。目前临床上评价心肌梗死后心脏功能主要依据Killip分级。血浆ANP、BNP水平按照Killip逐级升高,且分级越高,含量越高,ANP、BNP水平与Killip分级呈正相关(r=0.443,P<0.05),其中BNP表现更明显。EF在49%以下者ANP和BNP与50%以上各区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血浆ANP、BNP水平与EF呈负相关(r=-0.364,P<0.05)。血浆BNP直接反映心室功能紊乱程度。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BNP升高机制可能为粥样斑块破裂,心肌缺血继而导致心脏收缩障碍,泵功能不全,致左心室压力增加,从而合成分泌BNP进入血液。所以BNP水平直接反映出心功能的改变,有助于早期预测心功能不全,是一种敏感而全面的临床测定指标。
参考文献:
[1] 赵雪燕,杨跃进,张健,等.心力衰竭患者N末端A、B及C型利钠肽原与超声心动图和心功能对比分析[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9,37(6):486490.
[2] 孔建新,赵亮,罗以勤,等.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NP水平的检测及临床意义[J].临床输血与检验,2009,11(2):161162.
[3] 胡大一,杨振华.B型钠尿肽的临床应用和最新进展[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2972.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年中级社工法规四色讲义-完整版全189页 .pdf VIP
- 17K408:散热器选用与管道安装.docx VIP
- 2025年湖北省武汉市高考物理四调试卷+答案解析(附后) .pdf VIP
- 合信 COTRUST科创思CTSC-200系列用户手册V1.40.pdf
- 2012湖南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doc VIP
- 二年级语文教师家长会专用.ppt
- 杭州名鑫双氧水有限公司每年10万吨(折27.5%)过氧化氢技术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 DB14Z 1-2025 高速公路智慧服务区建设指南.docx
- [城市轨道交通地下段列车运行引起的住宅室内振动与结构噪声限值及测量方法上海市.doc VIP
- SR变更管理程序+变更全套表单 OK.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