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李兆基-投机至上,恒基难传.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李兆基-投机至上,恒基难传

李兆基:投机至上,恒基难传病情诊断 霸占10% 和李嘉诚一样,现年84岁的李兆基还担任着恒基兆业和中华煤气的董事会主席职务。 投机50% 和其他做实业起家的大亨不同,李兆基从一开始就是以金银投机生意立足的。 垄断30% 控制着香港最大的能源供应企业——中华煤气。 灰色10% 香港前屋宇署署长梁展文曾经“不恰当地”向恒基兆业地产项目做出有利的批复。 李兆基天生是一个出色的投机商,即使他身价千亿,也改变不了其投机本色。这是家族遗传所决定的,也是时势所造就的。 出身投机世家 李兆基1929年出生于广东顺德一个富有的投机商家庭。李兆基之父李介甫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在顺德开设了金银铺,做起黄金、汇兑、外币以及类似现代银行银票贴现的生意。当时的黄金仍然可以作为货币在市场上流通,这个金银铺实质上相当于现代的银行。李氏家族的银行业务在顺德当地排名第一,其父可以说是当时顺德的第一大银行家。 当时在港澳地区,广东顺德人是金银铺生意的主宰者,相互提携形成了一个顺德人控制的金银铺生意网络。当时,李兆基兄长李兆麟被父亲安排在顺德老板开设的澳门宝昌金号工作。宝昌金号与香港宝生银号(中国银行香港分行前身)在生意上有紧密的联系。在李兆麟与顺德商人的支持下,李兆基于1948年来到香港,操起家族老本行从事金银买卖等各种金融投机生意。 二战之后,大量富商与平民涌入香港,香港人口与经济都在即将腾飞的临界点。李兆基在常年的投机生涯中锻炼出极为敏锐的市场嗅觉,判断出香港的房地产必将会供不应求。1958年,李兆基与郭得胜、冯景禧等人合资成立永业公司,从事房地产开发业务。1963年,三人成立新鸿基企业有限公司。1965年开始,香港经济大滑坡,银行大量破产倒闭,房地产走人萧条,房价大跌。但新鸿基公司嗅到了投机的机会,在银行支持下趁低吸入,大肆增加土地贮备。 1972年,新鸿基公司上市。李兆基与其他两位股东分家,创立了一家空壳公司——永泰建业有限公司上市圈钱,李兆基因此而控制了大量社会资金。到1973年,香港经济再次衰退,李兆基趁机以储备土地为抵押向银行借钱再吸入更多的土地储备。他在这一年创建的恒基兆业有限公司持有永泰50%以上的股份,成为其控股公司。 创造投机经典 李兆基投机事业上最值得一书的浓重一笔便是换地权益书。20世纪60、70年代,港英政府财政状况不佳,为了发展经济而在新界地区开发新市镇,急需征收大量的土地。于是,港英政府发行了用以替代现金补偿的票据,即换地权益书。换地权益书可分为甲种换地权益书和乙种换地权益书,其中乙种换地权益书的持有人或得到一笔写明金额的现金;或得到一个未来权益,使他们可以在未来不特定的时间获批租得新界某市区建设地段中的土地。当时征收的土地主要是农用地,按规定,每5平方米的农用地将来可换取两平方米的建筑用地,因此几乎所有的被征收人都选择接受换地权益而不是现金。 恒基兆业再一次看到了投机的价值,他们大量收购换地权益书。随着新界土地的开发,已经没有足够的土地提供给土地权益书持有者,换地权益书的价值开始猛涨并逐渐变成了一种投机工具。到80年代初,政府为了加快赎回过程,批准可以用换地权益书代替现金来竞投土地。也就是说,新界可批租的土地大多数只能用来兑现换地权益书,却不能公开拍卖。通过换地权益书得到的土地,其成本只有公开拍卖土地出让价格的10%至20%,在用换地权益书获取土地上开发的项目,其利润率最高能达到36.4%。李兆基在这上面大赚一笔。直到现在,恒基兆业都拥有3万亩的农用地储备,相当于香港非建设区0.6%的面积,如此庞大的土地储备是李兆基家族保持其房地产业地位的基础。这确实是一次令人叹服的成功投机买卖。 通过房地产大发横财的李兆基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将目光转移到香港的垄断性公用事业上来。1983年,李兆基成为香港中华煤气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该公司是香港最大的能源供应商之一。中华煤气有39.88%的股权由恒基兆业发展持有,而恒基兆业地产在恒基兆业发展拥有67.94%的股权,而李兆基又拥有恒基兆业地产62.28%的股权。通过这种治理方式,李兆基只需要拥有中华煤气16.9%的股份,就可以完全控制这家公司。同时,中华煤气拥有大量土地,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从事房地产业。 延续投机传奇? 媒体经常将李兆基描绘为一个事不张扬、谨言慎行的低调成功人士。其实他和其他香港富豪一样,产业无非就两种,一是房地产,二是中华煤气这样的垄断性公用事业。这不需要他为赢得市场而费力地向消费者示好,而其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也让公司的其他股东处于完全被动的地位,因此也就无须特别讨好了。 然而,即便是坐拥土地储备与公用事业垄断利润,李兆基仍然积极从事投机业务。2004年,李兆基注资65亿美元成立兆基财经企业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