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大学生志愿者“善治”路径选择.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构建大学生志愿者“善治”路径选择

构建大学生志愿者“善治”路径选择摘 要: 为了对大学生志愿者进行科学管理,根据善治理论,要合理满足与引导大学生志愿者的动机,培育国人志愿精神,及时公开与志愿者相关的信息,建立科学的志愿者绩效评估机制,高度重视志愿者对志愿服务管理过程的全程参与,为志愿活动提供法律保障,有效利用网络平台,建立区域性志愿组织服务中心。 关键词: 善治理论;大学生志愿者;路径选择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8381(2012)04-0092-05[HT〗 春来秋往,目前大学生已经成为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的主力军,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等大型活动集中闪烁着大学生志愿者人文主义的光芒,展示了新时期大学生奋发向上的风采。为了推动大学生志愿活动进一步向纵深发展,需要多方面更加发力,进一步加强对大学生志愿者的管理。立足现实,才能展望未来,我们可以从宏观、中观与微观的3维度由远及近来对大学生志愿者的管理现状进行认识。从宏观上看,在国家的层面上,对大学生志愿者的管理主要体现在团中央与地方的志愿者管理办法上,这些办法促进了大学生志愿者管理由混沌转变为有序,并朝着制度化、科学化方向发展。不过,大学生志愿活动在深入发展,这些规定难以满足大学生志愿者的现实需求,例如怎样厘清志愿者、志愿组织、高校、服务对象、政府5者间的责、权、利,现有的管理办法要么操作性不强,要么出现“盲区”。在社会的层面上,培育志愿文化的土壤不肥沃。山西医科大学志愿者郭佳丽回忆参加过的某大型活动时说:“当时一些商家听说志愿者不拿报酬,就把重活累活给我们干;有些公司为了节约成本,还辞掉了临时工,增派志愿者去搬矿泉水或干重体力活,完全把我们当做免费劳动力。”\[1\]这样,法制的缺位与氛围的缺失使大学生在志愿活动中有时感到无奈与无助。从中观上看,大学生志愿组织不同程度上受到高校团委行政式自上而下的层级管辖。客观来说,许多活动在团委的指挥棒下圆满完成,似乎体现了行政化的优点。此长彼消,志愿者自身的主动性、创造性被相应地抑制,志愿性似乎被强制性取代,志愿服务甚至被蒙上了组织者的“政绩”色彩,与志愿精神有背道而驰之嫌,从而带来种种弊端,不利于志愿者服务的可持续发展。从微观上看,大学生志愿者组织热心公益活动,重视活动的实施,忽视自身内涵建设。可以说,本身的战斗力决定执行力,执行力是战斗力的显性表现。在我国,大学生志愿者组织方兴未艾,“短板效应”表明,组织管理科学,将决定志愿者队伍的健康发展。 在对现状的梳理中,有必要提升对大学生志愿者的管理水准,那怎样构建管理模式呢?大学生志愿者组织以促进社会公共利益为宗旨,成员是自愿加入与自愿退出的,属于第三部门,是介于国家和市场之间的非营利组织,故不能用官僚制管理模式或企业利润导向管理模式来进行管理。社会学家郑杭生先生主张志愿者组织要在社会治理过程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也必须树立社会治理,特别是善治的理念,提高在这一问题上的自觉性\[2\]。可见,在大学生志愿者管理领域,善治理论是大有作为的。学者俞可平在著作《治理与善治》中指出,善治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体现了政府与公民对公共领域的合作管理,是政治国家与民间社会的一种新颖关系,是两者结合的最佳状态;基本要素有合法性、法治、透明性、责任性、回应性、有效性\[3\]。这些要素之间是相辅相成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从善治的视角来看,为了使大学生志愿者志愿服务价值最大化,需要国家、企业、社会、学校等多主体对大学生志愿者进行合作管理,而对志愿者的合作管理,实际上是善治基本要素的建设。 1. 合法性建设。取得和增大合法性的主要途径是尽可能增加公民的共识和政治认同感。鉴于此,首先要合理满足与引导大学生志愿者的动机。动机是推动人从事某种活动,并朝一个方向前进的隐性要求,是为实现一定目的而行动的原因,是个体的内在过程,而行为是该过程的外在表现。利己与利他或者两者兼有之乃大学生选择志愿活动的动机。利己表现为增加人生阅历、认识新朋友、提升自身素质等方面,利他则表现为帮助他人、回报社会、造福人类等方面。利己与利他的动机本身无可厚非,故我们对大学生志愿者动机的多样化不能排斥。不过,就个人来说,利己动机如果处于主导地位,则比较难以完成难度大、时间跨度长抑或默默无闻的志愿任务;利他动机主导时,则可能出现与之截然不同的情形,因为倾向性的原动力比非倾向性的更具有持久性。现代教育管理要把教育引导与关心服务结合起来\[4\],所以要通过座谈会、问卷调查、个别访谈等正面与侧面的方式全面了解大学生志愿者的动机,不能一味地迎合,要合理满足大学生志愿者的动机,关心大学生志愿者,并积极把大学生志愿者的动机引导到“奉献、友爱、进步、互助”的志愿精神轨道上。 其次,要培育国人志愿精神。全国政协委员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