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某商住楼空心无梁楼盖施工及控制
某商住楼空心无梁楼盖施工及控制摘要:文章详细介绍了空心无梁楼盖施工技术,阐述了技术及质量控制要点。
关键词:空心无梁楼盖;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in detail the hollow flat slab floor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describes the technical and quality control points.
Keywords: hollow flat slab floor; concrete construction; technical key points.
中图分类号: TU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工程概况
某商住楼地上31层,地下2层,总建筑面积47548m2,平面尺寸85.7m(长)×26.5(宽),其中1~4层为裙楼,5层为架空层,6~31层为塔楼,采用人工挖孔桩基础,桩身采用C35混凝土,桩承台、地梁、底板为C40、S8,地下室外墙、水池壁为C40、S12,地下室柱、剪力墙为C50;负1层、夹层、首层梁板为C40,首层以上梁板为C35。基于回迁楼的特点及空心无梁楼盖的优点,本工程负1层至屋面层均采用空心无梁楼盖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 板厚320(300)mm,最大跨度9m,塔楼层高2.9m。
2. 施工技术措施
2.1 施工顺序
测量放线→墙柱模板、钢筋安装→混凝土浇筑→梁、板底模及钢筋安装→GBF 薄壁管安装→楼板面筋安装→梁板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养护→梁、板模板拆除。
2.2 模板工程
模板支撑系统采用门型钢管架与可调螺头组成,门架下放上硬木垫块以防滑动, 每个门架用拉杆上下斜拉固定,可调螺头伸出部分长度不超过螺头长度的50%。暗梁下沿梁长方向门架间距0.8~1.0m,纵向间距1.0m,梁、板底支撑门架采用f48钢管作水平拉结,上下各一道使之成为一个整体,以保证支撑系统的刚度及稳定性。模板采用18mm厚夹板,搁栅采用50×100松杂木枋。
梁最大截面1200×320,离地高度3.98m,模板底支顶间距900m,大龙骨由2条100×80@600木枋绑紧垂直叠放而成,即梁宽方向平行摆排3根;小龙骨为100×80@500 (沿梁长方向)木枋侧放。模板安装时按3‰起拱, 当施工层混凝土强度达到50%后方可拆除该层往下一层模板。模板支撑系统简示如图1.
图1 模板支撑系统示意图
2.3 钢筋工程
框架暗梁中有超过75%的纵筋是穿过柱子的,梁端箍筋加密区长度为2h,明梁取1.5h,(h为梁高)。空心板中预留洞口处GBF管断开时,板筋绕过预留洞伸入支座,无法绕过时可将钢筋切断,同时在洞口两侧按规范配置加强筋伸入支座补强。薄壁管间肋梁内的钢筋先制作点焊成型,再在现场安装。楼板底筋锚入梁或剪力墙长度不小于20d,支座筋锚入支座30d,空心板支座面附加筋与板面分布筋搭接长度为200mm。
2.4 薄壁管的安装
将薄壁管与最靠近的梁、墙钢筋的净距调至500~700mm,与预留孔洞净距≥50mm,相连并排的管间距80mm。
2.5 混凝土工程
混凝土必须在确保坍落度损失、凝结时间、早期强度及设计强度等参数满足要求后方可进行施工,浇筑时沿薄壁管管长方向单向分层进行,不得沿垂直管长方向作多点围合式浇筑。混凝土采用C40,坍落度14~16cm,混凝土初凝前对楼盖表面用木抹刀进行抹压,并随即用麻袋作表面覆盖和浇水养护。
2.6 管线预埋
水电线管采用PVC材质线管,它们在薄壁管间肋梁穿敷,不得在薄壁管正下方沿管长方向敷设,沿PVC线管方向间距1.2~1.5m,用200mm厚的水泥砂浆垫块垫起,预埋管交叉点布置在管间肋梁处,竖向穿过楼板线管预埋套管。
3. 技术要点
3.1 薄壁管的抗浮固定
用细石混凝土垫块将管垫至设计标高后,用12#铁丝绑在底模上的铁钉上作抗浮固定,(如图2)。当管长L≥950mm时采用四点固定,L=500~900mm时采用三点固定,L≤500mm时采用两点固定。
图2抗浮施工方法
3.2 混凝土的振捣
混凝土振捣应与混凝土布料同步进行,以保证薄壁管底被充满,无积存气花、气泡等,采用小型插入式与平板式振动器协同振捣,但注意不得将振动器直接触压薄壁管以免其受到破坏。
3.3 后浇带施工
为了防止混凝土凝固期间的收缩引起裂缝,留设1条宽1.2m的后浇带,如图3,带内薄壁管长度方向与后浇带走向平行,并采用比楼板设计强度等级提高一级的微膨胀混凝土,在主体混凝土施工40~45天后进行浇筑。
图3 后浇带设置平、剖面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