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汽车空调散发“苯”致癌-
汽车空调散发“苯”致癌?最近有传:进入车内不要马上打开空调,先打开车窗通风几分钟再开空调。根据研究,汽车的仪表盘、沙发、空气过滤器会释放苯(闻一闻你车里高温下的塑料味儿吧),这是一种致癌毒素。暴露其中会导致白血病,大大增加患癌的风险。除了致癌之外,苯还会侵蚀骨骼,造成贫血和降低白血球数量,长期也可能导致流产。苯的可接受水平为每平方英尺50毫克。停在室内、窗户紧闭的车辆可产生400-800毫克的苯。停在户外大太阳下、温度超过60华氏度(15.6℃),苯就上升至2000-4000毫克,超出允许量的40倍!车内的人将不可避免地吸入过量的毒素。在进入车内之前,建议先打开门窗让空气对流。苯是会影响肾脏和肝脏的毒素,而且很难从身体中排出。
这条流言本身就被误读得很厉害。许多读者看完这则流言后的印象是:它警告司机不要使用汽车空调,因为空调系统本身就会散发出苯。实际上,文章想表达的是:不要一上车就立刻开空调,而应该先摇下车窗、让积累的“苯气味”(按流言的说法是由仪表盘、内饰等组件散发的)从车中散出去,然后再关上车窗打开空调。
另外,我们知道,讨论气体中化学物质的含量,应描述为每单位“体积”中的质量,而非每单位“面积”中的质量。流言称苯的可接受水平为“每平方英尺”50毫克,显然是不对的。美国癌症协会(American Cancer Society)的网站在评论这条流言时说:虽然这只是个小的技术问题,但它也反映出此流言创作者可能对于基本科学概念所知非常有限。
“苯”确是致癌物质
美国癌症协会指出,有证据表明苯与白血病风险增高有关联:“相当多的人类研究证据表明,苯与癌症之间存在关联。最初有报道称,对于暴露在高水平苯环境下的工人(化工、制鞋、炼油等行业),白血病、尤其是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风险有所增加。近期更多的研究则针对暴露在相对较低水平下的工人。”
动物研究也取得了相符的结果。有充分的动物实验证据证明了苯的致癌性。一些重要的动物实验结果支持早先的发现:吸入和摄入的苯可导致人类白血病风险增加。综述此类研究的详情,苯与癌症的关联性得到肯定。
美国管理部门并未设立过所谓“苯的可接受水平”。美国国家职业安全和健康研究所(NIOSH)对于工作场所的苯含量有两个限制值:短期(15分钟内)为每立方米3.2毫克,长期平均为每立方米0.32毫克。而流言中说的“每立方英尺50毫克”可换算为每立方米1765.7毫克,比短期暴露的限制值还大了数百倍!只能理解为流言创作者弄错了单位或犯了别的数学错误。“每立方英尺50毫克”这个数值毫无意义。
汽车空调散发“苯”?
这一点并没有科学证据。2001年韩国的一项研究调查了城市区域内、车辆通勤时间较长的人群(包括坐小轿车和坐巴士),虽然确实发现车辆使用会增加苯的暴露,但他们的发现与上述流言中的描述有明显的区别:
研究发现的是,乘坐车辆增加了多种有害物质的暴露水平,苯是其中之一。但导致这一情况的首要因素是车辆使用的油料,而非仪表盘等车内组件;研究发现旧车中苯的含量要高于新车。这说明仪表盘、内饰等组件散发出的“新车味”并非影响车内苯含量水平的首要因素;研究发现在冬天的月份中,苯暴露水平显著升高。这说明汽车空调的使用并非苯暴露的主要因素。这项韩国研究也没有发现通勤导致的苯暴露和癌症发病之间有什么联系。
2007年德国有一项研究是关于“停泊车辆内部空气的毒性”。研究人员设置了相同品牌的一辆新车和一辆使用三年的旧车,置于14000瓦灯光之下,使温度上升到150华氏度(65.6℃),收集了车内气体。之后他们将来自人类和仓鼠的实验室培养细胞暴露在这些气体的提取物中。这是毒性测试的正常手段。
研究表明,来自新车的气体并没有表现出毒性,只是引起了一些微小的免疫反应,理论上这些反应在一些人体内可能导致过敏。旧车则无此现象。研究还发现,新车内的挥发性有机物总量为每立方米10.9毫克,其主要成分并不包括苯。而流言却宣称:太阳下车辆内的苯含量可达每立方英尺2000-4000毫克,合每立方米70.6克-141.3克。这个数量的苯收集起来,体积几乎有一两瓶花露水之多!显然是荒谬的。
即使我们假定流言创作者弄错了单位,“帮他”把上述数值中的“克”改为“毫克”,仍然不合理。如此修改后,流言所称的苯这一种物质的含量,仍比上面研究实测的所有挥发性有机物总量还要大10倍左右。何况苯甚至还不在研究检测出的40多种有机物之中。
美国癌症协会还调查了德国、韩国和美国的其他几项研究,最后总结:“我们在已发表的研究中,没有发现能确证(流言中)这一观点的证据。在一部分针对行驶车辆的研究中,苯暴露水平超过了工作场所慢性苯暴露推荐水平,但这些程度的苯在保养适当的车辆中不太可能出现。”
(本文转自果壳网)
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柑橘粉虱发生及防治措施.doc
- 柳岩 VS 杜海涛天蝎座吐槽大会.doc
- 柳州工业低碳化发展存在问题.doc
- 柳州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及经济可持续发展.doc
- 柳州市人民医院急诊科智能通风工程改造解析.doc
- 柳开事迹及宋初士林豪横之气.doc
- 柴胡栽培技术及效益研究.doc
- 标准化病人(SP)在医学生临床技能培训及评估中应用探析.doc
- 标准色-企业形象设计色彩魅力.doc
- 标准通道经皮肾镜联合EMS第四代碎石系统治疗结石性脓肾35例观察.doc
- 生物识别技术在智能家居领域的市场前景及竞争格局分析报告(2025版).docx
- 2025年社区智能养老服务驿站社区养老产业发展趋势报告.docx
- 2024-2025学年小学科学粤教粤科版(2017)二年级上册教学设计合集.docx
-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供应链金融模式创新与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分析报告.docx
- 上海市宝山区淞谊中学2025届中考历史考前最后一卷含解析.doc
- 2025年跨境电商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创新实践报告.docx
- 2025年老年人教育服务创新模式与案例研究.docx
- 2024年湖北省襄樊市南漳县高三一模数学试卷及答案.docx
- 2025年医疗健康资金申请报告:远程医疗平台运营资金申请.docx
- 2024年湖北省襄樊市保康县高三英才班下学期数学限时训练试题.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