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电子货币使用、货币乘数变动及货币政策有效性.doc

电子货币使用、货币乘数变动及货币政策有效性.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电子货币使用、货币乘数变动及货币政策有效性

电子货币使用、货币乘数变动及货币政策有效性摘 要:本文基于我国1990—2011年的数据,分析了使用电子货币对货币乘数变动、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结果显示:(1)在长期,我国货币乘数和电子货币使用率、存款准备金率以及现金漏损率之间存在均衡关系;电子货币使用率的提高对货币乘数具有双重作用,且使货币乘数下降的作用更强。(2)在短期,我国狭义货币乘数非均衡的自我纠正速度快于广义货币乘数;电子货币使用率的提高,使得现金漏损率与货币乘数出现了同向变化的情况,这与长期的结果相反。(3)电子货币的使用增强了我国货币乘数的内生性和不稳定性,降低了货币政策有效性。 关键词:电子货币;使用率;货币乘数;货币政策 Abstract:By the view of the using rate of electronic money,the estimated results based on the data from 1990 to 2011 shows: (1)In the long term,there is balanced relationship between monetary multiplier and the using rate of electronic money,deposit reserve ratio and cash leakage rate. The increasing of using rate of electronic money has double side effect on monetary multiplier,and the effect of declining the monetary multiplier is more effective.(2)In the short term,the speed of non-balanced self-correction of M1 is faster than M2;the increasing of using rate of electronic money make cash leakage and the monetary multiplier change in the same direction,which is opposite to long-term results. (3)The usage of electronic money enhances the endogenous and instability of monetary multiplier and reduces the effectiveness of monetary policy. Key Words:electronic money,using rate,monetary multiplier,monetary policy 中图分类号:F8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265(2012)07-0024-05 传统的货币理论认为,货币供给主要由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两个因素来决定。货币乘数是稳定并可以预测的,中央银行可以在科学预测货币乘数的基础上调整其可直接控制的基础货币,实现对货币供给的调控。随着电子金融的快速发展,电子货币的广泛使用给传统的货币理论带来了强有力的冲击,主要表现在其加大了中央银行控制基础货币的难度,增强了货币乘数的内生性和不稳定性。正确认识电子货币的使用对货币乘数的影响,对我国中央银行准确把握电子货币条件下货币乘数变动的规律、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文献综述 对于电子货币的定义,较权威的是1998年《巴塞尔协议》所描述的:电子货币是指在零售支付机制中,通过销售终端、不同的电子设备之间以及在公开网络上执行支付的“储值”和“预付支付机制”。从已有的文献看,国内外学者对电子货币条件下货币乘数的研究已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成果,但并没有得出一致性的结论。 国外最早对电子货币的研究来自国际清算银行的支付与清算委员会(BIS)。其于1996年、2000年、2001年和2004年先后发表了对电子货币的研究报告,分别就电子货币的界定、发展、风险和对货币供给和货币政策的影响等进行了研究。这些报告为电子货币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多恩(James A.Dorn,1996)认为电子货币的存在及其对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降低了中央银行控制基础货币的能力。所罗门(Solomon,1997)在研究电子货币对货币总供给的影响时,指出应将电子货币的发行量直接计入货币总量,这样就使货币乘数显著增加。霍金斯(John Hawkins,2002)、沙利文(Susan M.Sullivan,2002)和欧文(Ann L.O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