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勘合制度实质初探.doc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明代勘合制度实质初探.doc

明代勘合制度实质初探 ——兼论倭寇问题的解决 单位:徽县第五中学 作者:陈士军 邮编:742312 摘 要:勘合制度是明政府从政治目的出发,为维护天朝的尊严和解决东南沿海倭患而对日推行的一种朝贡体制。目前,仍有人认为“勘合制度”就是“勘合贸易”,事实上,这种看法是缺乏史实根据的。明政府对日推行勘合制度的目的就是想借日本政府来解决倭寇问题,但其作用是极其有限的。倭寇的最后终结,主要得力于中国军民的奋勇抗击,日本的锁国也是其原因之一。明代勘合制度的实质是明政府维护其天朝大国虚荣心态的手段和推行海禁政策的工具。 关键词:倭患 勘合制度 勘合贸易 抗倭斗争 日本锁国 Abstract: Kan system is a tributary system which carried out to Japan for the Ming Government to proceed on the basis of the political purpose, to safeguard the dignity and resolve Japanese patients of the southeast coast. Currently, there are still people think that Kan system is Kan trade, in fact ,this view is lack of historical basis. For the Governments implementation of Kan system is to utilize the Japanese government to resolve the pirates, but its role is very limited. Pirates is ended in the final which is benefit from the brave fight from the Chinese army ,which Japanese lock of country is also one of the reasons. The essence of the Kan system the Ming Government to maintain the mental vanity of its heavenly kingdom and the tools to carry out the policy of sea-forbidden. Keywords: Japanese patients;Kan System;Kan trade;Fight against the Japanese;Japanese lock policy of country 元末明初,倭寇开始侵掠中国东南沿海一带,而且日渐猖獗。“倭性黠,时载方物,戎器,出没海滨,得间则张其戎器而肆侵掠,不得则陈其方物而称朝贡,东南沿海患之。”[1]明朝建立以后,实行严厉的海禁政策,禁止民间私人海商贸易活动,只允许保留有限的朝贡——勘合体制内的官方贸易的存在。为了区别官船和贼船,洪武初年便议实行勘合制度,但对日真正实行是在永乐二年(1404年)。勘合是一种身份证明,持有者便说明是官船而不是贼船。“勘”是审查复核的意思,“合”是把来船带来的证件与底簿接对查验是否有误。具体办法是由明朝政府做成“日”字号勘合一百道,“本”字号勘合一百道。“日”字号和“本”字号勘合底簿各两份。其中“本”字号勘合一百道和“日”字号勘合底簿一份发给日本政府。其余由明政府存留(“本”字号勘合底簿一份存福建布政司,余存礼部)。凡由日本驶来中国的船只,每艘都要带勘合一百道。船抵中国后,首先由福建布政司加以核对,无误后再驶到宁波港。然后由中国方面从陆路护送使臣到北京,再由礼部进一步核对勘合表文。但勘合也不一定全是纸制依靠墨迹朱印对证,有时也有金属勘合,如明武宗即位之初便“铸金牌勘合”颁给日本。[1]明朝使臣去日本时,每船也要携带“日”字号勘合一百道,由日本政府用保存的“日”字勘合底簿验证其真伪。勘合的另一作用是注明使臣的姓名,来人职务和携带物品种类、数量以及回赠品的种类、数量等,以防冒名顶替或侵吞来往互增的财物。 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对于“勘合制度”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1)长期以来,许多中外历史学者都认为“勘合制度”就是“勘合贸易”,并且把它看作是明朝和日本的主要(或唯一)贸易形式。(2)罗冬阳先生认为“勘合制度是明王朝加强皇权专制和中央集权的一项技术性制度。”(3)冯兴盛先生认为“勘合制度不等于勘合贸易”,但并未点出勘合制度的实质究竟是什么,他的文章中涉

文档评论(0)

wendang_1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