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学年度学科能力测验试卷(国文科).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98学年度学科能力测验试卷(国文科)

98年学测 第 PAGE8 页 国文考科 共 7 页 第 PAGE7 页 98年学测 共 7 页 国文考科 - PAGE8 - -  PAGE 7 - 大学入学考试中心 九十八学年度学科能力测验试题 国文考科 -作答注意事项- 考试时间:120 分钟 题型题数: ˙选择题共 23 题 ˙非选择题共三大题 作答方式: ˙选择题用 2B 铅笔在“答案卡”上作答,修正时应以橡皮擦拭,切勿使用修正液 ˙非选择题用黑色或蓝色笔在“答案卷”上作答 选择题答错不倒扣  祝考试顺利 第壹部分:选择题(占54分) 一、单选题(占30分) 说明:第1题至第15题,每题选出一个最适当的选项,标示在答案卡之“选择题答案区”。每题答对得2分,答错不倒扣。 1. 下列文句“”内字音相同的选项是: (A)呆了半晌,他才从打碎花瓶的震“慑”中回过神来,“蹑”着脚步逃开 (B)家属们难掩悲“怆”,踉踉“跄”跄地步入追思会场,悼念王永庆先生 (C)这位部长具专业能力却缺乏政治手“腕”,以致黯然下台,令人“惋”惜 (D)奶粉含有毒物质被“揭”发后,政府急谋对策,“遏”止相关制品流入市面 2. 下列文句□内依序应填入的字,完全正确的选项是: 甲、突然听到这项意外消息,大家面面相□,一时之间不知如何响应 乙、昨天大伙一连吃了三碗刨冰,仍觉得意□未尽,相约明天再去吃冰 丙、球队苦练多年,原本志在夺牌,没想到遭遇其他强劲对手,竟□羽而归 丁、当香喷喷的红烧肉一端上桌,大伙便顾不得形象争相挟取,准备大□朵颐 (A)觑/犹/铩/快 (B)歔/犹/铩/块 (C)觑/尤/锻/快 (D)歔/尤/锻/块 3. 阅读下文,根据文中的情境,选出依序最适合填入 甲 、 乙 的选项: 清光四射,天空皎洁,  甲  ,坐客无不悄然!舍前有两株梨树,等到月升中天,清光从树间筛洒而下,  乙  ,此时尤为幽绝。直到兴阑人散,归房就寝,月光仍然逼进窗来,助我凄凉。(梁实秋〈雅舍〉) (A)四野无声,微闻犬吠/地上阴影斑斓 (B)苍然暮色,自远而至/地上浮光跃金 (C)竹枝戏蝶,小扇扑萤/树下芳草鲜美 (D)风云开阖,山岳潜形/树下灯焰幢幢 4. 阅读下文,选出叙述正确的选项: 夫盗亦人也,冠履焉,衣服焉;其所以异者,退逊之心,正廉之节,不常其性耳。(罗隐〈英雄之言〉) (A)一般人比盗匪更注重衣服、鞋帽的端正整齐 (B)一般人和盗匪一样,都很容易见利忘义、见财思得 (C)盗匪和一般人的区别,在于他们无法保有谦让、廉洁的善性 (D)盗匪总是利用人性贪图物质享受的弱点,引诱一般人迷失善性 5. 阅读下文,选出最符合全文主旨的选项: 巨子:泛称某方面的权威人物。 希:求。 文必本之六经,始有根本。唯刘向、曽巩多引经语,至于韩、欧,融圣人之意而出之,不必用经,自然经术之文也。近见巨子动将经文填塞,以希经术,去之逺矣。(黄宗羲〈论文管见〉) (A)批评当世文人只知征引经文,而不能融通圣人之意 (B)强调为文者唯有出入经史,方能与韩、欧等大家齐名 (C)分析刘向、曾巩、韩愈、欧阳修等人引用经术文字之优劣 (D)说明援经入文的两种方法:一为多引经语,一为融圣人之意 6. 阅读下文,选出最符合全文主旨的选项: 当艺术即表现时,吾人所能思考的只有表现了什么和如何表现,表现了什么不能脱离如何表现而存在,如何表现亦不能脱离表现了什么而存在;表现了什么是表现了的内容,如何表现是表现的形式,是一个问题的两面,严密相关而形成艺术品的整体的和谐。当吾人思考表现了什么时无可避免地要涉及艺术美的以外的因素,包括伦理的、哲学的、社会的种种问题,当吾人思及如何表现时则必然要思及艺术美本身的因素,两者之间完全不能加以割裂。(姚一苇《艺术的奥秘》) (A)从事艺术创作,需要缜密的思维 (B)好的艺术品,讲求形式与内容的和谐 (C)艺术品必须反映伦理、哲学、社会的种种问题,才有价值 (D)艺术鉴赏方法虽多,但总以表现了什么为主,如何表现次之 7. 阅读下列甲、乙二诗,选出叙述正确的选项: 甲、三月正当三十日,风光别我苦吟身。共君今夜不须睡,未到晓钟犹是春。(贾岛〈三月晦日赠刘评事〉) 乙、节物相催各自新,痴心儿女挽留春。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A)二诗均藉由描写景物的变化,具体呈现季节的交替、转换 (B)二诗均藉由自己和他人态度的差异,深化面对春尽的感伤 (C)甲诗以“犹是春”表示只要心中有春,即令春去亦无须伤感 (D)乙诗以“何须恨”表示四季各有其美,当豁达迎接夏天到来 8. 作者叙事写人时,常藉由动作的描绘,让读者体会言外之意。关于下列文句画底线处动作描绘的说明,正确的选项是: (A)〈桃花源记〉:(桃花源居民)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文档评论(0)

wuyoujun9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