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七年级上期_历史_春秋争霸7
能力拓展 材料一 孔子说:“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 材料二 孔子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观众之力也。” 请回答: ⑴材料中的 “桓公”指的是谁? ⑵材料一中说到“管仲相桓公”,管仲是如何“相”桓公的? ⑶“合诸侯”就是与诸侯会盟,请问“桓公九合诸侯”最重要的是哪一次?这一次会盟奠定了桓公的什么地位? ⑷在桓公之后称霸的国家中,哪一国与桓公称霸的途径是相同的?给你什么启示? 课堂巩固 1.中国历史上存在时间最长的朝代是:( )。 A.夏 B.商 C.周 D.战国 2.春秋五霸中首先称霸的是: ( )。 A.齐桓公 B.宋襄公 C.晋文公 D.楚庄王 A C 春秋时期本课涉及到的人物中,你最佩服的是谁,为什么? 畅所欲言 * 齐国都城想象情景,在公元前的春秋时代,中国已经有非常发达的城市。 * * 起初,管仲向桓公提出修好近邻、先内后外、待时而动的治国求霸之策,而桓公未听其言,于次年轻率攻鲁,在长勺之战中被鲁军击败。 战后,为使齐国尽快富强起来,达到民足、国富、兵强,管仲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在经济方面,他强调“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认为国家能否安定,人民能否守法,都与经济是否发展密切相关。他废除了齐国仍保留的公田制,实行按土地肥瘠定赋税轻重的土地税收政策,使赋税趋于合理,提高了人民生产的积极性。设盐官煮盐,设铁官制农具,发展渔业,由国家铸造钱币调节物价,推动商品流通;鼓励商民与境外的贸易。齐国的经济得到很快发展。 在政治方面,整顿行政区划和机构。把国都划分为21个乡。其中工商乡6个,乡民专营本业,不服兵役,农乡15个,乡民平时种田,战时当兵。国都以外划分为邑、卒、乡、县,均设官员管理。10县为1属,全国共有5属,设5位大夫管理。每年初,5位大夫要向国君报告属内情况。这就形成了对全国的统治。 在军事方面,管仲认为兵在精不在多,强调寓兵于农,把行政上的保甲制度同军队组织紧密结合起来。在农乡,5家为1轨,10轨为1里,4里为1连,10连为 1乡,5乡为1军。每家出1人当兵,1军为l万人。全国有3军,国君自率1军,二位上卿各率1军。每年春秋通过狩猎训练军队,提高军队的战斗力。 齐国由于管仲实行改革,很快强盛起来。管仲又向齐桓公提出了实现在中原称霸的谋略,即“尊王攘夷”。所谓“尊王”,就是拥护周王室。那时,西周王室衰微,造成列国互相争战。首先举起尊王的旗帜,就能借周天子之命,名正言顺地得到盟主的地位。所谓“攘夷”,是指当时我国北方的狄人和戎人借中原各国争战之机内侵,对各国造成严重威胁,领头伐夷就能得到各国的拥戴。 齐桓公五年(前681年),周庄王去世,周僖王即位。管仲要桓公立即派使臣祝贺。周僖王见各诸侯国唯有齐国来使祝贺,十分感动。齐使臣按管仲所嘱,提出宋国目前发生内乱,国君位定不下来,请周天子下令,由一侯国牵头,召集各国商定宋国的君位。周僖王立即下令由齐侯出面邀请各国商定。于是,齐国与宋、陈、蔡、邾等国在齐的北杏(今山东聊城东)会盟,商讨了安定宋国之计,并推举齐桓公为盟主。由此,齐桓公开始了在中原的霸业。 14年后,齐桓公召集鲁、宋、陈、卫、郑、许、滑、滕等国君在宋国的幽会盟。几乎全部中原国家都参加,周天子也派召伯到会,并以天子名义向齐桓公授予“侯伯”即诸侯领袖的头衔。齐桓公成了名副其实的霸主。 齐桓公二十三年(前663年),桓公欲讨伐南方的楚国。这时,受北方山戎侵犯的燕国向中原霸主齐国求救。管仲提出必须先伐山戎,安定北方,才能向南伐楚。桓公接受了管仲的意见,起兵讨伐山戎。山戎大败,逃到孤竹国(今河北西北)。管仲又建议进攻孤竹国,迫使孤竹国投降。桓公又按管仲建议,联合其他侯国,起兵赶走了南下侵犯的狄人,帮助遭狄人洗劫的卫国和邢国迁都,重新建国,致使齐桓公在诸侯中的威望越来越高。 齐桓公二十七年(前659年),楚国攻打郑国。桓公和管仲约鲁、宋、陈、卫、郑、许、曹等8国组成联军南下伐楚。在大军压境下,楚只好派人谈判,同意与齐结盟。南北军事对峙的局面结束。 齐桓公三十四年(前652年),周惠王去世。齐桓公会同各诸侯国拥立太子郑为天子,这就是周襄王。周襄王即位后,派人送祭肉给桓公以示嘉奖。桓公在葵丘召集各诸侯国会盟,举行受赐典礼,并依据管仲的建议,订立了盟约。至此,齐桓公在管仲辅佐下,先后主持了三次武装会盟、六次和平会盟,还辅助王室一次,史称“九会诸侯,一匡天下”,成为公认的霸主。管仲为创立霸业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因有殊勋于齐,被桓公尊为仲父。 *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