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国有企业持有上市公司法人股被灭失法律风
国有企业持有上市公司法人股“被灭失”法律风险浅析
1990 年 12 月 19 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开业。被称为“老八股”的八支股票(延中、电
真空,大、小飞乐,爱使,申华,豫园,兴业)开启了中国资本市场运作的先河。很多具有
长远眼光的优秀的国有企业纷纷进行股份制改造,准备在中国的资本市场上博得先机。在股
改过程中,拟上市的国企一般都要求下属的下级企业或者关联企业认购公司拟发行的原始股
票,而下级企业或者关联企业也为了“支持企业上市”购买了这些非上市公司的股票,这些
股票在当时被称为上市公司“法人股”。
随着拟上市公司的上市、流通、大小非解禁、增配股方案等,国有企业持有的这些法人
股的价值呈几何倍数增长。但遗憾的是,由于各类原因,很多国有企业在企业的发展中渐渐
淡忘了这些股票,有些持有法人股股票的国有企业直到被吊销、注销、改制甚至破产清算,
也没有将这批法人股变现,使得这些上市公司的法人股渐渐沦为“被灭失”状态。当很多国
有企业主管单位意识到这个问题,再想要进行转让或者变现时,才发现由于各种法律障碍而
无法得以实现。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疏忽正在让这些价值不菲的上市公司股票成为无主物。
那么,既然购买了上市公司的法人股股票,这些股票又怎么会被国有企业所淡忘呢?既
然是国有企业的合法资产,又怎么会无法转让变现?一旦发生这类情况,是否能够通过合法
有效的途径将股票重新确权?笔者将结合以往处理国有企业提供法律服务中解决的形形色
色的案例经验为国有企业如何防范上市公司法人股“被灭失”支招。
法人股缘何“被灭失”?
根据笔者所处理的各类案例,笔者分析主要有如下三点原因:
其一,该拟上市公司的法人股股票并非在二级市场购买,很多是当时上级公司拟上市前
以摊派、指令等方式强行要求购买的。由于是摊派或者指令型购买,所以金额一般都不会很
大,据笔者所承办的多个项目来讲,很多国企当初取得股票的股数少则几千股,多则也就几
万股,所以,这批股票的价值在当初是不大的,对于财大气粗的国有企业来讲,这部分资产
基本可以忽略不计,所以往往不被国企所重视。
第二,上市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短则一年,长则数年,很多公司都是在公司法人股出售
后的数年才上市成功。比如,笔者有一家国有企业客户在 1993 年购买了海博股份(股票编
号:600708)前身东海股份的股票,但公司直到 1996 年才上市,企业所持有的法人股直到
2009 年才解禁。国有企业由于性质比较特殊,人员变动非常频繁,很多股票还没有上市,
经办人员甚至是主管领导已经物是人非了,新老交接原本就不完善,更何况一张小小的股票
权证。
第三,由于当时股票市场刚刚兴起,很多手续非常不完善。当时在股票开户证明上登记
的企业名称基本都是简称,有些简称还存在错误。比如笔者承办的案例中客户名全称为“上
海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太平洋电气公司”,但在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结
算公司”)的查询单上的名称竟是“上海电器”。由于名称的登记不完善,很多企业在结算公
司无法查询自己的股票,导致原本应该属于自己的股票被渐渐淡忘。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
责任公司上海分公司于 2008 年向所有上市公司下发的 《关于规范无指定交易不合格上海 A
股证券账户的通知》(中国结算沪业字[2008]129 号)等文件,就是由于大量的登记手续不
规范导致很多实际问题的出现而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可见,由于重视不够、管理不善、管理层频繁调动、手续不完备等原因,导致很多国有
企业非常不关注自己企业所持有的上市公司股票,直到该企业注销或者改制的时候才发现问
题,而这个时候,可能企业的主体资格已经丧失,导致难以处置这些上市公司的股票,存在
严重的国有资产流失的法律风险。
法人股一旦上市,到今天的价值已经完全远远高于当初购买时的价值。笔者曾经办理过
一家上海电气下属的企业的股票项目,该企业于 1999 年底购买上海电气(购买时为“上海
电器”)的股票 15 万股,单价为每股金额 5.33 元。直至 2008年,原上海电器经过红绸股回
归并且送配股之后从 15万股增至近 111 万余股,每股金额按照现在的市价大约在 7 元左右,
这批股票的现在市场价值近 1000 万。 而笔者最近受聘的一家国企下属 6 家企业,所持有的
“被灭失”法人股总价值近 3000 万元,令人惊讶的是,这些股票的开户证竟然是在打扫卫
生时在已被注销的企业抽屉中所发现的。
法人股“被灭失”的风险防范措施
根据笔者的不完全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