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民生视角观照房地产报道的思考.doc

以民生视角观照房地产报道的思考.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以民生视角观照房地产报道的思考.doc

  以“民生视角”观照房地产报道的思考   然而,由于房地产市场本身的复杂性及个中利益纠结等因素,使媒体在房地产新闻传播中,常会有意或无意丧失“民生视角”。作为一名房地产报道记者,本文试通过结合笔者多年的实践经验,分析如何真正用“民生视角”来观照房地产这一热点领域的报道。      一、坚持“民生视角”,须全面而准确的“上情下达”         新闻媒体是否具有经常提出公众话题、并正确引导话题走向、帮助人们释疑解惑等功能,已经成为决定媒体在读者心目中地位的重要因素。对于房地产市场来说,引导话题、解疑释惑,就需要媒体全面而准确地“上情下达”,既解读中央和各级政府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又反映民声、民意。   2005年以来,房地产市场调控之举不断,无论是之前的抑制房价地高、市场过热的宏观调控政策,还是去年以来的一系列“暖市新政”,要把这些来自“上面”的声音准确而及时地传递给受众,对记者是一个考验,媒体在其中也承担了是否能对市场舆论进行正确引导的责任。这其中,媒体须防止误读。   例如,“二套房贷”政策是备受购房人关注的政策,2008年房市进入低迷期后,市场上关于“二套房贷是否该放开”的讨论一直不断,媒体对此也进行了持续报道。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表示,“支持居民购买自住性和改善性住房的信贷、税收和其他政策,对符合条件的第二套普通自住房购买者,比照执行首次贷款购买普通自住房的优惠政策。”随即,国内多家媒体将此解读为二套房贷限制会完全放开。对此,银监会多位领导出面澄清,表示二套房贷全面放开是媒体误读,比照首套房优惠政策的是“符合条件”的二套房,政府工作报告的表述并不表示放开二套房贷限制。   从这一例子可以看出来,媒体当慎重解读党和政府的政策,尤其对房地产这样神经敏感的市场,一旦出言不当,可能引发的是不必要的市场混乱。   对于中央近期出台的一些鼓励买房的政策,也应防止“救市”、“救开发商”的误读。去年四季度,中央出台了“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规模。降低住房交易税费,支持居民购房”的政策。政策着力点是“投资”,而不是开发商期待的“托市”。在“降低住房交易税费,支持居民购房”之前,是“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规模”。显然,抑制需求的政策的确在松绑,但这个变动不是鼓励老百姓去买开发商的商品房,而是鼓励购买由政府提供的经济适用房或限价房。   今年“两会”上,住房与城乡建设部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就特意指正:当前媒体上普见的“救市”说法不正确,中央近期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均非“救市”,而是旨在引导普通住房消费。   准确解读“上情”的同时,还需及时反映老百姓民意。房地产报道关乎老百姓立身之本之一的“住”,及时反映个中冷暖,要求采访主体具有平民化视角,要坚持人文关怀和以人为本的基本立场,注重让市场中处于弱势地位的普通购房人,也能得到话语权的表达,观照高房价下的百姓呼声。作为一名党报记者,笔者这些年对此作了不少尝试和努力。   比如结合每年在南京举办的房展会,将着笔点从开发商的营销及主办单位强加的固定陈式中脱离出来,坚持从民生视角,即普通购房人的视角来分析报道,写出了《高房价下老百姓望房兴叹》等报道;着眼于低收入群体的安居问题,这些年陆续写出了《经济适用房,好事如何更漂亮》、《只愿人人有房住》等系列报道。对于高房价背景下产生的“民间自建房组织”、“民间购房团”等新兴事物,也给予了长时间的关注。   与购房人关联度密切的商品房质量问题,也是笔者始终关注的一个重点。在这一过程中,笔者捕捉到了“民间验房师”这一全新行当,在江苏媒体中第一个聚焦这一群体,写出了《南京出现一批“楼市王海”》的稿件,在全国范围产生了一定影响。这篇稿件也获得2006年度江苏省好新闻评选一等奖。   从民生的角度去报道房地产新闻,用体验的方式去感受百姓的酸甜苦辣,不仅使报道富有人情味,更体现了媒体浓浓的人文关怀。实际上也提升了媒体形象的公信力品质。   2005年9月,时值房地产首轮调控后的市场低迷期,南京一家媒体为“托市”,组织七家开发商成立所谓的“七剑联盟”以“抱团取暖”,这是一个维护高房价的利益联盟,当时不少媒体并未站在公正的立场上对此进行报道,笔者在当天写出了《“七剑联盟”,开发商的自娱自乐》的言论,提出房价应由市场供需决定,而不是开发商结成高价联盟就能左有得了的观点,并且认为,开发商的这种利益联盟实则十分脆弱。文章次日刊发在《新华日报》版面头条位置,产生了极好的社会反响,事实也证明,在市场面前,这个所谓的联盟很快就土崩瓦解。   针对房价究竟高不高的问题,一直争论不断。一些媒体在报道中,喜欢片面撷取一些开发商或开发商“御用专家”的言论,表达房价不高、还有上涨空间的观点,更有甚者,一些地方官员将“高房价”视为城市的一种竞争力,公开力挺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