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式园林演义 46P
以建筑分合空间:园林建筑对园林起到划分和组合的作用。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用主体建筑划分和组合空间;二是用院墙和廊屋分割独立空间;三是用亭子、洞门、门窗来透视空间。 拙政园—枇杷园 拙政园—窗户透景 以植物呈现空间:园林中的花木对园林空间的变幻作用。园林的花木相比于山池和建筑有其自身的特点,花木不仅具有色泽美、姿态美、更有生趣性。 1.以花木来亏蔽“无声空间”:用花木的缝隙来使园林的景观若隐若现。 2.以花木呈现“有声世界”:花木引来的蜂蝶和鸟虫,便将无声的世界拓展为有声。(生趣性) 苏州留园 苏州园林的以小见大 以小见大,气韵生动,杂多统一 3.3 一般来说,江南园林基地范围较小,因而必须在有限空间内创造出较多的景色,于是便有了“小中见大” 的艺术效果。如苏州小园网师园 殿春簃北侧的小院落,十分狭窄地镶嵌在书斋建筑和界墙之间,而造园 家别具匠心地在摘种青竹、芭蕉、腊梅和南天竹,还点缀了几株松皮石笋,这些植物和石峰姿态非常耐看 ,又不占地。 拙政园—殿春簃 欲扬先抑手法:进入园林的主体空间之前,先经过一段相对闭塞的空间或空间序列。当主体空间突然展现 时,由于与之前的感受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获得一种非常广阔的空间感受。如拙政园在进园之前,先用 山石遮挡视线,使园景不能一览无余。 拙政园 开门见山 增加空间层次:在人和观赏的景之间增设某种障碍,用来强化景的深度感。多数的障碍是半隔半透的, 比如空廊、漏窗、植物、山石等,经常用作增加空间层次感。如,拙政园隔着“小飞虹”桥廊看“荷香 四面亭”是很出色的一个例子。如果没有中间的廊桥,对面的亭子就会感觉近很多。 拙政园 小飞虹—荷香四面亭 曲折变化:同样一段距离,曲折的路比直线的路要长,路长给人的感觉比路短经过的地方要大,这是很 简单的道理。更重要的是曲折的道路所看见的景要比路短看到的多,变化大,这也是提高有限空间利用 率的手段。“移步异景”就是在基础上实现的。更有趣的就是,将景引到人们的视线所看不到的地方, 给人留有非常多的悬念感和意境。即曲径通幽。 拙政园 见山楼 拙政园 借用外景:把园外的景色通过适当的手法组织到园内,这样就可以把园林的视觉范围扩展到无穷无尽,小 园变大园。借景是中国园林的重要艺术手法。苏州园林借景条件较差,但也不放过可借的景观。如拙政园 远借北寺塔就是一个非常绝佳的例子。 拙政园—北寺塔 拙政园—北寺塔 缩小景物尺寸:空间大小给人的感觉是和景物的尺度有一定程度的联系,特别是人工的建筑和园林建筑小品, 在人的心目中都有一个通常的尺度。宫殿类建筑利用夸大的尺度显示建筑的宏伟,而园林则常常缩小建筑的 尺度来提高环境的相对尺度感。如只有半米宽的小桥和山石结合在一起就显示出山石的雄伟,换成现实中正 常尺度的桥,可能会显得平淡无奇。 拙政园 苏州园林的植物 苏州园林的植物配置以不整形不对称的自然式布局为基本手段,手法或模仿自然山水,或从山水画中得到启发。常与山石、水面、房屋有机结合在一起。 种植手法分两类:一是同一树种的群植和丛植;二多种花木的的群植和丛植。 3.4 苏州园林花木的摘种,大都根据地形、朝向和干湿的情况,以及花木自身的生长习性。但并不机械地让习性拘束,而是根据花木的姿态、线条、构图、色香等特点,与周围环境做有机的结合。 留园 —竹林 苏州园林的花木既是造景的重要素材,也往往是观赏的主题,园林中许多建筑常常以周围的花木来命名,来描述景的特点。如,拙政园以荷花出名,所有的建筑命名都与荷花相关,如芙蓉榭、远香堂、荷风四面亭、藕香榭等。 拙政园 —荷风四面亭 苏州园林利用花木的季节性来构成四季的不同景色。如拙政园中的荷花,为夏天的景致;拙政园西部十八曼陀罗花馆前的山茶,以及各园中的腊梅、天竹,以冬景为主。 留园西部土山上摘种大片枫林,以及各园中的菊花、桂花等,构成秋景; 留园 —枫林 苏州园林的精神思想 中国历史悠久,受儒、释、道、风水等思想影响很大。北方园林即皇家园林受到儒家思想较深;而南方园林尤其是苏州园林受道家思想深;释即佛教,兼收南北造园手法,形成寺庙园林。而风水则在造园的选址等方面有所展现。 皇家园林在整体布局上以儒家的思想为准绳,讲究中轴线,偏重于统一性,体现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气势。古人都有生命有限的意识,因此,古来帝王总在追求千秋万代,长生不老,因而在规整中也夹杂了对道家海上仙山的向往,常以一池三山来模山范水。 主要表达的为天人合一,天人感应。 北方:入世 北海—琼华岛 私家园林在整体布局上以道家的思想为准绳,造园随意自然,表达了厌世、遁世,崇尚自然,以“自然无为”谓核心的天地观念。很多人借园林中的主要花木来表达自身的追求与鲜明个性。 南方:出世 网师园 苏州拙政园,是明代弘治进士、明嘉靖年间御史王献臣做官不顺,官场失意,归隐苏州后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