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四位一体:构建农村居民养老保障新模式的探讨.docVIP

关于四位一体:构建农村居民养老保障新模式的探讨.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四位一体:构建农村居民养老保障新模式的探讨.doc

  关于“四位一体”:构建农村居民养老保障新模式的探讨   [论文关键词]农村居民;养老保障;新模式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总数近60%,有近8亿的农村居民。由于长期以来“二元经济结构”所造成的城乡壁垒,农村居民养老保障制度覆盖面窄,大部分农民还被拒之于社会保障之外,特别是占农村人口12.5%的60岁以上的1亿多老年人口,他们没有固定的养老收入,没有可靠的医疗保障,生活风险和困难程度比城市老年人更大、更严重,养老保障问题更加突出。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探索建立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其他保障措施相配套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并把它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这标志着我国农村居民养老保障制度的建设已经提到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   一、以家庭养老为主的农村居民养老模式面临严峻挑战   家庭养老是我国赡养老人的优良传统,有着悠久的 历史 和深厚的社会基础。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土地养老的功能得到显现。然而,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家庭结构的变化,家庭养老的功能日趋弱化,土地养老功能衰减,使老年人生活的风险增加。   (一)农民收入的挑战   1.人均耕地减少。农村现行土地制度是以人口均分为基本特征,只要户口在农村,就会平均分到一定数量的土地,作为农民生活保险的主要依托和经济资源。但是,随着 工业 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相当多的农民部分或全部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仅2005年全国建设占用耕地13.9万公顷;灾毁耕地5.4万公顷;生态退耕39万公顷;查出往年未变更上报的建设占用耕地7.3万公顷。减去复垦补充耕地30.7万公顷,当年净减少耕地36.2万公顷。即使拥有土地,老年人体弱多病难以胜任繁重的体力劳动,造成未来生活保障存在风险。在 中国 老龄科研中心2000年“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一次性抽样调查”数据显示,有95.1%的农村老年人(N=10084,下同)在调查年份没有得到政府救助,94.0%没有得到集体救助,96.9%没有社会养老保险,97.8%没有乡镇 企业 养老补贴,91.45%没有其他补贴。   2.农民增收的速度减缓。在我国28年的改革开放过程中,农民的收入有了很大提高。但与城镇居民收入相比,农民增收的速度缓慢却是不争的事实(见下页表1)。   从1998年至2004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每年增长8.6%,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每年增长4.3%,农村居民收入增长速度只相当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长速度的一半,造成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扩大,由1998年的2.15:1扩大到2003年的3.23:1,2004年的3.21:1O如果统一按照人均可支配收入 计算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将更大。据我国(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255元,扣除价格上涨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6.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93元,实际增长9.6%,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并没有缩小,仍然在3倍以上。2006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759元,实际增长10.4%,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587元,扣除价格上涨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7.4%。可见,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并没有缩小,仍然在3倍以上。   3.因病致贫者增多。农村居民从事着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的长时间的农业生产,体力消耗大,但经济条件的限制影响着热量的补充,生病率增加。据统计,农村人口人均就诊次数为4.3次/年,每年每千人中有27.9人因病住院。我国西部地区因病致贫者多达300--500万人,农村贫困人口中有70%是因疾病造成的。根据中国社会 科学 院人口研究所1987年的全国老年人口抽样调查,农村60岁以上的老年人仅有2.2%与3.1%由政府、集体全部或部分支付医疗费,94.8%的农村老年人在获得医疗保健服务方面存在困难。2006年新型合作医疗制度试点虽然已扩大到1451个县,占全国总数的50.7%,惠及4.1亿农民,但看病吃药仍然是农民的负担,大病成为部分农民倾家荡产的直接原因。   4.无法抗拒的 自然 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难以弥补。农业生产受自然灾害影响较大。在目前农村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每个农户抵御自然灾害的风险减弱。统计资料显示,每一年我国自然灾害造成的成灾面积都很大(表2)。虽然大灾之后都有各级政府的救济,但仍无法弥补农民的巨大损失。因灾致贫、因灾返贫的情况不断出现。   (二)人口老龄化压力的挑战   1.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城市。根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我国65岁以上人口城镇有2873万人,农村有5938万人,农村老年人口的数量是城市的2倍多。而且农村人口的老龄化程度远远高于城市,65岁以上人口占农村人口的比重高达7.35%(城市比重为6.30%)。在全国31个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