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考研经验谈.doc
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考研经验谈
提纲
一、简单自我介绍
二、报考准备
1.考研的道路实现远方的梦想
2.完全的信息坚定努力的方向
3.积极的心态成就水到渠成的成功
4.充满博弈的专业报考换取不一样的笑容
三、初试策略
1.介绍公共课和专业课的关系
2.富有特色的专业课
3.短而精悍的辅导班及注意事项
4.合理的安排得来事半功倍的成效
5.不用苦恼的导师及研究方向
四、复试应对建议
五、结束语
详细体会
一、简单自我介绍
我是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2003级的硕士研究生,专业是管理科学与工程,属于非定向即公费研究生。考研分数376,专业排第二,其中运筹学132.纵观自己考研的前后,结合上完一年研究生以后的状况,有一些体会,稍微总结出来供大家参考。希望能为大家带来一丝春风,消除心头的疑虑,唤起拼搏的信念,展开梦想的翅膀,去追逐心中的太阳。
二、报考准备
1.考研的道路实现远方的梦想
考研,是对自己命运的一次自我选择与挑战,尤其是在自己对本科大学不满意的情况下。高考时,有多少人对自己做出的大学和专业选择是理智的,是自己了解的?更不用谈是自己意识中所钟爱的。即便是这样,而又有多少人最后真正如愿了呢?答案往往是不如意的,了解之后才知道它不属于我。因此,趁此良机,大家开始了自己新一轮的独木桥抗争。
在我看来,选择考研,就是选择了远方,选择了挑战自我,选择了人生新一轮的较量。因此,应该拿出年轻人的豪迈,拿出人生的激情,积极应对。选择远方,注定要风雨兼程,而风雨兼程比对整个人生又算得了什么呢?选择挑战,肯定要艰苦卓绝,但艰苦卓绝相对未来的前景还值得一说吗?年轻,什么都是刚刚开始,吃苦只能是有好处。因此,我觉得应该对自己的这个决定充满信心,充满热情和力量。毕竟,这是自己严格意义上的第一次决定人生的发展方向,尤其是对像我这样的应届毕业生。
这期间,存在一个到底上考研还是找工作的问题,尤其是对那种对自己不是很有信心的人,思想的对抗非常明显。这一点,我算是幸运的,我从来没有想过要去上班,后来考上了想去招聘会看看就业形势,却因非典围困只好作罢。事实上,我完全相信自己能够考上研究生,相信自己四年来的扎实学习能有所收获了,相信自己一年认真努力的专门复习能够换取比较理想的成绩,相信自己第一次做出的决定能够获得比较满意的成果。我甚至顽固地认为:这是年轻人的进取心的一种表现。因此,我选择了坚持不懈,选择了默默无闻,选择了人应该要有一点精神,在宝贵的青春时代把握好进取的方向,明确坚持的目的,尽情地投入钟意的追求。而对因为这个疑惑儿意志不坚定者,我有一个建议供参考。个人以为,坦白讲,找工作和考研不是非常冲突的,初试结束之后再来找工作一样可以找到很好的工作。应该说经历考研的磨练,你的思想和学识都会得到深化,相信这会转化成对就业很有利的条件,完全可以抵消时间上似乎滞后的劣势。而现实情况往往是,不打算考研而一心一意找工作的人往往在初试结束之后也还没有搞定工作,而两头同时进行者,情况往往是两头都很不爽。个中情况,权衡利弊,相信大家能有一个结果的。
2.完全的信息坚定努力的方向
我打算考研是在大三下学期开学时,并且马上就进入了状态,着手复习了,毕竟时不我待。成年人了,应该为自己的未来作点准备了,就业压力那么大,社会的知识化趋向,我觉得我应该要继续深造,争取一个更高的起点进入社会。尽管专家评论:考研不是成功的惟一途径,良好的社会经验、扎实的工作资历,于实践积累的业务知识,同样是获取个人进步发展的方式。但是我觉得就我本身来讲,还是最好争取读研究生。
我把自己的考研目标定位为:北京的好学校+喜欢的专业(热门的、就业情况很好的专业更好了)+公费(即非定向研究生)。因此开始了对北京学校进行了所谓的扫描。第一,选择北京好的学校。其实,选择北京本身就是一个讲究,就是为了增大成功率的一种做法,我本科在北京,到时了解情况方便点,也熟悉周围高校的情况,而且简单的认为这也为初试的后勤、复试的投入作了一个好的伏笔。在北京的高校里,一个公开的事情是,清华,北大和中科院属于最上层,紧接着的就是水平相差不多的人大,北师大,北理,北航,北邮,北科,交大等等,因此就要看自己喜欢哪里以及每个高校的专长了。有人由于高考不利的原因或者一些私人原因,几乎毫无理由的钟爱某所高校,有人着眼于未来,看中了某所高校的一项突出地方,而又正好是自己一心追求的专业。就我来说,按照自己的定位原则,公费,意味着报考北大清华的话上个公费风险有点大(当时居然不知道中科院全部是公费的,否则有可能就报它了,这应该算是一个信息不对称的失误),因此把高校降到了所谓的二流。接下来,由于有同学在北理上本科,期间也来过几次,初步感觉还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