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册期中复习(第一、第二单元).ppt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九上册期中复习(第一、第二单元)

1、20世纪初的世界格局: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的影响;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崛起(美、德、日);殖民地的争夺和世界殖民体系的确立。P2-P3 2、军备竞赛:表现和目的。P4 3、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名称、组成、核心。 P4 * 第一单元 20世纪初的世界与中国 20世纪初的世界格局 第一次世界大战 起止时间: 导 火 线: 交战双方: 主要战役: 特 点: 性 质: 影 响: 启 示: 1914.7——1918.11 同盟国 VS 协约国 萨拉热窝事件 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转折点) 规模大、时间长、波及范围广、使用新式武器、十分残酷 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其他原因:(略) 直接原因(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 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掠夺战争 战争是灾难,我们要珍爱和平,反对战争。 结 果: 同盟国失败告终 新式武器投入战争,造成前所未有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巴黎和会与《凡尔赛合约》 时间: 地点: 与会国: 操纵国: 目的: 性质: 特点: 1919.1——6 巴黎凡尔赛宫 27国,德奥等战败国与苏俄除外 三巨头 法国 总理 - 克里孟梭 英国 首相 - 劳合?乔治 美国 总统 - 威尔逊 瓜分战利品,处理战争的遗留问题,并组建战后国际新秩序 历史上第一次具有世界规模的缔结和约的会议 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分赃会议 1、巴黎和会P8 与会国的目的P8 美国: 日本: 法国: 英国: 利用德国制衡英国和法国,削弱这两个主要竞争对手,主宰世界 利用德国和法国相互牵制,反对过分削弱德国, 要求以最严厉手段处置德国,称霸欧洲大陆 要求确认大战期所侵占全部土地,特别要求在山东的权益合法化 焦点问题: 对德问题 重点问题: 山东问题 ①1897年德国派舰队强占胶州湾。山东成为德国的势力范围。 ②一战时日本对德作战,占领山东 ③一战后中国要求收回山东的主权 2、《凡尔赛和约》(对德和约) P9 领土 阿尔萨斯和洛林交还法国,莱茵河东岸50千米内不得设防,承认波兰独立,部分领土划归波兰等国 军事 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德陆军不得超10万,禁止德国制造和装备新式武器 政治 德国承认奥地利独立 赔款 设立“赔款委员会”,确定德国赔款总数2260亿金马克(约24000亿人民币) 殖民地 德国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 ⑴哪些国家达到了目的 ⑵为什么中国拒绝签字? 严重损害了中国利益,为了维护民族尊严 弱国无外交 英、奥、日、法 实质: ⑶这给我们什么启示? 战胜国根据各自实力的对比,经斗争和妥协达成的协议。 (二)、凡尔赛体系 1919年6月,《凡尔赛和约》(德国) 1919年9月,《圣日耳曼条约》(奥地利) 1919年11月,《纳依条约》(保加利亚) 1920年6月,《特里亚农条约》(匈牙利) 1920年8月,《色佛尔条约》(奥斯曼帝国) 凡尔赛体系 ⑴暂时确立了列强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国际新秩序。 ⑵欧洲获得了暂时的稳定,列强在欧洲的利益与矛盾基本上得到协调。 ⑶ “和平”是一种表象,列强的矛盾并未消除,“和平”之下暗藏着更深的危机。 1、内容: 2、影响: 1、列强加紧对中国的控制掠夺 列强通过多种方式强力控制中国经济,不仅是为了掠夺资源,获取高额利润;还要把中国变为自己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继而使中国变成其殖民地,进一步控制中国。 20世纪初,列强不仅在政治上控制清政府,经济上也加紧对中国的掠夺。铁路是列强在华投资最大的一个经济领域。它们通过直接投资、向清政府贷款等多种方式,控制筑路大权,夺取在铁路沿线开发土地、开采矿藏等特权。 资本输出 20世纪初的中国局势 目的: ⑴ 、兴中会——革命团体建立 此后,各地革命团体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 ①时间、地点: ②性质: 中国第一个革命团体。 ③口号: “振兴中华”。 ④影响: 1894年11月,夏威夷的檀香山。 孙中山 2、新的社会力量: 民族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的成长P12 3、资产阶级革命组织的建立 ⑵、中国同盟会——革命政党建立 ①时间、地点: 1905年,日本东京。 ②领导人: 孙中山被选为总理。 ③性质: ④革命纲领: ⑤活动: 同盟会成立后,一方面宣传革命的理论和主张,另一方面频频发动武装起义。 同盟会是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革命组织。 誓词中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纲领。在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把同盟会的革命纲领进一步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简称“三民主义”。 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创建P 14-16 1、辛亥革命 爆发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