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物探第3-2节电法勘探之激发极化法.ppt

普通物探第3-2节电法勘探之激发极化法.ppt

  1.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普通物探第3-2节电法勘探之激发极化法

* 极化率的定义最好是用二次电位比一次电位,而不是总的电位。 * * * * * * * * * * * * * * * * * * * 刘国兴主编. 电法勘探原理与方法[M]. 北京:地质出版社. 2005. P132-133. * ZHANXIANG HE, et al. Two case studies from China of hydrocarbon detection with SIP[J]. The Leading Edge. 2006, 25(11):1401-1402. * ZHANXIANG HE, et al. Two case studies from China of hydrocarbon detection with SIP[J]. The Leading Edge. 2006, 25(11):1401-1402. * * 激电测深的野外测量 激电测深的工作方法与电阻率测深法相同,保持记录点不变,改变装置的大小以实现测深目的。 最常用的是对称四极装置,装置的A、M、N、B均 对称于记录点O布置,通常 。 还有一种各相邻电极间距离相等的对称装置,即AM=MN=NB=a,称为维纳(Wenner)装置。 维纳装置 AM=MN=NB B N A M 对称四极装置 AM=NB B N A M 激电测深的野外测量 近代的直流激电法仪器多采用双向脉冲电流,方波信号的占空比(供电时间与断电时间之比)一般为1,脉冲持续时间可选。 接收机通过M、N电极测量的物理量可以是供电一段时间后的总场电位差或自供电开始到供电一段时间内总场电位差的平均值;断电后测量的物理量通常是某一延时后一段时间内二次电位差的积分值,并可直读极化率或充电率。 谱激电测量仪器可以测得二次场的瞬变特性曲线,了解二次场的衰变过程。 激电测深的野外测量 直流激电法的供电电流和测量电极间电位差的波形图 激电测深的野外测量 在地下为均匀介质的情况下,野外测量得到的或通过计算得到的反映激电效应或导电效应的参数等于介质的真参数。 当地下介质不均匀时,测量得到的参数是装置附近各种岩(矿)石激电效应的综合反映,称之为视参数,对时间域测量来说,有视极化率、视充电率和视电阻率(或等效电阻率),其值与各岩(矿)石真参数值、各岩(矿)石相对于装置的分布等因素有关。 §3.2.3 激电测深法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 主要内容 1. 油气藏上激电异常的形成机理 2. 激电法的应用实例 3. 激电法的应用范围 1. 油气藏上激电异常的形成机理 根据一般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理论,由于重力压实、扩散、毛细现象和油气本身的驱动力等作用,油气藏中的烃类物质总要不同程度地不断向外逸散或渗漏。 油气藏上方形成激电异常的地球化学模型 激电法找油气藏原理示意图 烃类逸散或渗漏路径一般是垂直向上的,也有可能沿断层或渗透性地层进行,最后储集在浅部多孔隙岩石中,这些岩层中的喜氧细菌会消耗掉这些烃类物质,同时也耗尽了氧气,把岩层孔隙水的氧化性质转变为还原性质,如果有足够的硫酸根离子和有机物,硫酸盐还原细菌就会繁殖,使硫酸盐还原成硫化物,使渗漏出来的烃氧化成碳酸氢盐。 这一反应过程综合为: 激电法找油气藏原理示意图 是高度活性的,与岩石中的氧化铁发生反应,最后形成黄铁矿( )。碳酸氢离子( )可以和一些阳离子结合形成碳酸盐胶结物(如与钙离子结合成 )。 该过程所形成的黄铁矿将分布在多孔岩石的孔隙空间,形成次生黄铁矿晕,它们是引起较强激电异常的原因。 2、激电法应用实例 该区属盆地北缘克拉玛依油田范围。开展激电法找油工作的目的是想进一步搞清激电法找油的机理,验证该方法用于油气勘探的可能性。 该区所获B8316线剖 面最为典型,在油层 上方出现明显的充电 率(Ms)高值异常, 异常峰值高出背景值 两倍以上。 白碱滩地区激电法B8316测线综合剖面 激电法应用实例 从该区激电法充电率平面图可以看出,充电率最高值达25%,为背景值(12%)的两倍以上。 图中附出了各层系油层范 围,此范围与以 Ms=15% 为下限的充电率异常范围 基本吻合,在油层迭加厚 度较大的部位充电率值也 相对较高。 准葛尔盆地白碱滩地区 激电异常综合图 视极化率平面等值线图中,背景值约为3-4%,有3个由4-5%等值线圈出的高值异常区,其中两分别对应于已知的任丘和雁翎油田,西演异常区为未知区。 考虑到该区没有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也没有煤系地层(即不存在原生矿化 或石墨化干扰),推断 该异常与油气有关。 后来,在异常高值区内 的3口井均获工业油流; 而低值区7口井均未见 油气显示。 激电法应用实例 冀中坳陷视极化率平面等值线图 激电

文档评论(0)

sandaolingcr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