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成人瓣膜置换合并冠状动脉搭桥术18例临床分析.doc

成人瓣膜置换合并冠状动脉搭桥术18例临床分析.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成人瓣膜置换合并冠状动脉搭桥术18例临床分析.doc

  成人瓣膜置换合并冠状动脉搭桥术18例临床分析 :杜学奎 方刚 苏金林 郭德和 王云 吕君其 马彦敏 杨剑 高胜特 【摘要】 为探讨成人心脏瓣膜疾病合并冠心病的手术 治疗 方法及围术期处理,分析我院2001年3月至2008年7月同期手术治疗心脏瓣膜疾病合并冠心病18例,年龄50~71岁,平均59.22岁。手术采取体外循环下先行瓣膜置换再行冠状动脉搭桥术。结果,本组患者手术后因出血二次开胸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2例,余16例术后恢复顺利,效果良好。瓣膜疾病合并冠心病者同期行瓣膜置换术及冠状动脉搭桥术,通过彻底纠正瓣膜的功能,将缺血心肌完全再血管化,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存率;如辅以完善的围术期处理,可显著降低手术风险。 【关键词】 瓣膜替换 冠脉搭桥 瓣膜病合并冠心病 风湿性瓣膜病合并冠心病(CAD)是严重心脏疾患,在临床上有明显增多的趋势。瓣膜置换和动脉搭桥同期手术操作较复杂,手术风险较大,围术期处理要求也较高,但因手术能改善患者血液动力学,减轻心脏负荷;改善心肌供血,使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明显提高,而倍受医学同仁的关注[1],现就2001年3月—2008年7月,我院进行此类手术共计18例分析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8例,男10例,女8例,年龄50~71岁,平均59.22岁。NYHA 心功能分级II 级4例,III级14例;类风湿性关节炎1例,高血压7例,短暂脑缺血发作2例,心绞痛4例,肺部感染1例,肺功能中度不全3例;患者劳累后胸闷、气短13例,伴心悸2例,胸痛、气短伴头晕5例。心电图检查有心肌缺血表现者8例,伴左心室肥厚4例,其中合并左前分支传导阻滞2例,心房纤颤2例,室上性心动过速2例,房扑、室早及窦缓各2例。心脏超声检查:主动脉瓣中~重度关闭不全8例,二尖瓣中~重度狭窄伴左房附壁血栓4例,二尖瓣及主动脉瓣轻度狭窄伴返流2例,主动脉瓣轻度返流2例,二尖瓣重度返流伴中度关闭不全2例;左室射血分数(LVEF)0.41~0.79(平均64.86±4),左室短轴缩短率(FS)21~48(平均36.6±2.9)。左室舒张末期内径(EDD)45~80mm(平均57±3.3mm),左室收缩末期内径(ESD)27~52mm(平均36±3.0mm);冠脉造影:1支冠状动脉有狭窄病变者10例,2支病变者6例,3支病变者2例。肺功能检查提示通气功能显著下降4例,轻度下降2例。进行搭桥的冠脉分支狭窄均≥50%。   1.2 方法 全身麻醉后,胸骨正中切口,切开心包显露心脏,游离乳内动脉,切取大隐静脉备用。作升主动脉插管,右房插房腔管,建立体外循环。转机降温,探查冠状动脉病变情况及合并病变,决定搭桥部位和手术顺序,阻断升主动脉及上、下腔静脉,自升主动脉根部灌冷氧合血高钾停跳液,心包腔置冰屑局部降温。于心脏停跳下,先做大隐静脉与冠状动脉远端搭桥吻合,再做瓣膜置换,之后完成乳内动脉与病变冠脉远端。开放升主动脉,待心脏复跳后,用侧壁钳钳夹升主动脉壁,吻合静脉桥的近端吻合口。主动脉瓣置换合并二尖瓣置换时,先换二尖瓣再换主动脉瓣。本组主动脉瓣置换8例(SJM 23#生物瓣4例,ATS 23#机械瓣4例),二尖瓣置换4例,(ATS 27#2例,CarboMedics双叶瓣27#2例),主动脉瓣置换合并二尖瓣置换2例(MVR-ATS 27#,AVR-ATS 23#),二尖瓣置换合并三尖瓣成型2例(ATS,27#机械瓣),主动脉瓣成型2例。本组每个病人搭桥1根,其中左侧乳内动脉桥8根,大隐静脉桥10根。主动脉阻断时间46~150 min,平均(90.1±10.4)min.。   1.3 治疗结果 本组开放升主动脉后2例除颤并胸内心脏按压后复跳,余16例均自动复跳。1例术中低心排出量综合征者,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辅助后恢复良好。围术期肺栓塞2例,窦缓2例,死亡2例,死亡原因为多器官功能哀竭,早期病死率为11.1%,其余16例患者术后均经及时治疗痊愈出院。随访3至50个月,平均18个月。生活质量提高,心功能恢复,NYHA 心功能分级Ⅰ级3例,II 级10例,III 级3例,除1例术后3个月死于抗凝过度外,均生存良好,尚无其他晚期并发症发生。   2 讨论   2.1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和对心血管疾病诊治水平的提高,瓣膜手术时发现CAD的患者越来越多,其发现率不断增加(14.5%~26%)[2]。国外近7万例冠状动脉搭桥病例组分析的报道中,单纯冠状动脉搭桥的手术死亡率仅2%~3%,而联合手术的死亡率可高达3%~10 %[6]。但是,在合并冠状动脉病变的心脏瓣膜疾病患者,同期手术术后5年生存率为85%,而单纯瓣膜置换者术后5年生存率仅为60%,并有15%的患者可能术后发生心肌梗死[3]。故目前认为,对于瓣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