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谈汉字中的饮食文化.doc
浅谈汉字中的饮食文化
浅谈汉字中的饮食文化,摘要:俗语中常说民以食为天,可见食在我国古代乃至现代社会人民心目中的重要程度。在汉字中有许多的字都与饮食相关,这些汉字为我们呈现了古老国度里的饮食文化。本文将从汉字体现的饮食方式和饮食用具考察,探讨汉字中所提体现的饮食层面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汉字 饮食 文化
在人类社会形成之初的原始社会,当其他生活资料还没有形成之时,饮食就已经成为了人类生活的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了。然而,人类的饮食并不是一开始就与火有关系的,在此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人们对食物都是拿来即食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逐渐懂得了火的使用方法,由此,人们的饮食便与火结下不解之缘,人们开始用火来烹饪各种食物,人们的饮食文化也就此产生。汉字的出现则是在人们社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产生的,因此,饮食文化在汉字中也有所体现。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究汉字中体现的与火息息相关的饮食文化。
一、 饮食的方式
现代社会的我们的饮食多种多样,于此相适应,我们现代的饮食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古代人们的由于条件的种种限制,她们的饮食方式不可能像我们今天这样这么多种多样,我们从汉字中考察发现,古代人的饮食方式可以归纳为两大方面:一是直接烧烤的方法;另一种是非直接烧烤的方法。
(一)直接烧烤
直接烧烤是一种最简便,最快捷的食物加工方法。这种烧烤方式通常是把动物的肉或者植物的果实等直接放在火上烤,烤熟后即可食用。以下几个汉字就表现了直接烧烤法的方式:
1. 炙:在金文中最早出现。《说文解字》:炙,炮肉也。从肉在火上。即直接把动物的肉放在火上烧烤。《汉语大字典》中还有一个异体字烊,是用火直接烧烤羊肉的意思。汉代刘熙《释名》中说:炙,炙也。炙于火上也。《诗经》:有兔斯首,燔之炙之。毛亨传:炕火曰炙。孔颖达疏:并毛而炮之。陈子展《诗经直解》解释为:有兔子的头,去毛加火少了它,叉子叉着烧了它。这种直接烧烤的方法与当今社会烧烤羊肉串有着类似的地方。
2. 熝,即将食物埋于灰中烤熟的加工法。从子向上可以看出是直接用火烤鹿肉,由于鹿的个头比较大,因此肉难以烤熟,所以不仅要用火烤,还要埋在灰中使它熟透。《广雅》:熝,熅也。王念孙疏证:熝,埋物灰中令熟也。今作煨,《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把生的食物放在带火的灰里使其熟。现在在农村还在使用这种方法来煨熟土豆和地瓜等食物。
3. 焦:《说文解字》:火所伤也。属于会意字,是在火上烧烤鸟类的烹饪方法。如《玉篇》中说:焦,火烧黑也。又炙也。我认为古人在烧烤时,把捉来的各种鸟都放在一起烧烤,如果捉到的尿多就多放,反之就少放,放的多的时候因为照顾不到就会烤糊。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不再用这种方法了,因此,焦的意义变为了物体经火烧后变黄法脆了。
(二)间接烧烤
间接烧烤就是不直接将事物放在火上烧烤,而是用其他东西作为传热中介,用它把食物和火隔开,让食物渐渐变熟的方法。这种方法比直接烧烤法更先进一些。
1. 庶:庶在甲骨文中是象屋中用火烧石头之形,于省吾《甲骨文字释林》中指出这就是原始人类普遍采用的一种熟食方法总之,甲骨文庶字是从火石,石亦声的会意兼形声字,也即煮的本字庶之本义乃以火燃石而煮,是根据古人实际生活而象意依声以造字的。这一类间接加工食物的方法在考古中也发现了实物证据。根据郭沫若《中国史稿》记载,在前原始社会北京人的遗址中发现过这类烤食物的石头。在现代社会的农村仍有先把石头烧热再烙饼的。
2. 炮:《说文解字》:炮,毛炙肉也,从炮包声。《广韵》:炮,合毛炙物也,一曰裹物烧。以此来看,炮应该是形声兼会意字,就是把动物连毛一起用泥裹住放在火上烧烤,等熟了以后就把泥带毛一起拿下来。如《诗经》:有兔斯首,燔之炙之。陈子展《诗经直解》解释为:有兔子的头,连毛包泥煨了它,去毛加火少了它。直到现在,有的农村还在使用这种方法。
3. 熷:《说文解字》:熷,置鱼筩中炙也。从火曾声。段玉裁注:筩,断竹也。置鱼筒中而干炙之,事与蒸相类。熷为形声字,意思是把鱼放在竹筒里烤熟,这种方法是既用竹子做工具,鱼肉里又有竹子的清香味,可谓一举两得,是一种既简便有实用的间接烧烤食物的方法。这种方法一直沿用至今,特别是南方,一些饭馆里有的招牌菜就是用这种方法做出来的。
汉民族在逐步熟悉间接加工食物的方法以后又发明了陶制的器具,比如陶鬲,陶甑,陶缶等,用这些陶制品来蒸,煮食物的方法就和现代差不多了。现在的瓦罐汤很受欢迎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随着陶制炊具的推广,人们制作食物的方法也随之变化,于是就有了煮,缹(火在缶下蒸煮食物的意思。《玉篇》:缹,火熟也)等制作食物的新方法。自陶鬲、缶、甑产生以后,放这些器物的台子也就随之出现,产生下面烧火的灶。
二、 饮食的用具
上面谈到了汉民族的祖先们在烹饪器具上不断出新,有了制作食物的陶器后,储存食物的陶制器具也就随之出现。这些器具可以分为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