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跨湖桥独木舟遗址微生物种类及区域分布状况研究_楼_卫_吴_健_李东风
跨湖桥独木舟遗址微生物种类及
区域分布状况研究*
楼 卫 杭州市萧山跨湖桥博物馆 馆员)
( 副研究
吴 健(杭州市萧山跨湖桥博物馆 副研究馆员)
李东风(浙江省微生物研究所 研 究 员)
跨湖桥遗址位于钱塘江南岸的宁绍平原, 湿度。 独木舟经过近十年的脱盐、化学加固处
地处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湘湖景区,在跨湖桥 理后, 年 月起开始进行脱水风干处理。
2010 9
西南约 700 米处。 跨湖桥遗址年代为距今
一 微生物危害
8000~7000 年, 是中国最早的独木舟及木作加
工遗迹[1] ,对研究造船史、交通史和科技史有重 跨湖桥遗址毗邻湘湖,遗址最低处位于湘
要意义, 年被评为 “全国十大考古新发
2002 湖湖面 6~8 米处,遗址区地下水埋深浅,主要
现”,2006 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承受大气降水和湘湖湖水的补给,水位动态变
年 月,萧山开始实施跨湖桥遗址原
2005 8 化大,地下水呈东南— 西北向流动。 虽然跨湖
址保护工程。 2006 年,在遗址上建造遗址保护 桥遗址已从室外变成室内保护,但由于遗址大
大厅,切断外来地表水源,保持遗址干燥。 同 厅密闭且沉于湖底(遗址处于湘湖水位下),仅
时,实施疏干排水工程,疏干遗址周围的地下 有椭圆形屋顶露出湖面,因此,厅内大环境非
水, 在独木舟周围一定范围内开挖排水暗沟, 常潮湿,湿度变化较大,相对平均湿度达 88% ,
沟外侧做好防渗处理。 在西侧拐角设集水井, 有时夜间相对湿度高达 100% , 日夜相对湿度
将水集中排出遗址,使独木舟及周边木构件等 变化超过20% 。 每年 12 月到下年2 月间,遗址
水敏感性遗存与地下水隔绝,从而有效遏制了 大厅会出现严重的结露滴水现象,对独木舟及
水对独木舟等重要文物的继续侵蚀。 在独木舟 相关遗迹和土遗址造成较大影响。 充溢的水环
周围安装特制的“水槽”,便于脱盐、化学加固 境因子以及相对潮湿的遗址展厅空气(常年相
处理,并在其周围搭建了玻璃房,有效控制温 对湿度为70%~100% ), 导致微生物生长活跃,
* 本文得到浙江省文物局文物保护科技项目(2010008 )经费资助。
88
■ 跨湖桥独木舟遗址微生物种类及区域分布状况研究
以致遗址展厅字幕墙等多处可见微生物斑迹, 部土坡(6 ⊕)、右侧高坡(7 ⊕)、中部高坡(8 ⊕)、
微生物生长活跃极有可能危及跨湖桥独木舟 后部高坡(9 ⊕)。
遗址的保护。 其他采样点2 处,分别为独木舟和字幕墙。
近年来,针对遗址的微生物危害防除问题, 2. 采样方法
有关单位进行了一些尝试。2004 年起,中国科学 (1)空气采样:采用撞击式空气微生物采样
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浙江省博物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