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探究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2部分第2章第1节练习.docVIP

优化探究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2部分第2章第1节练习.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优化探究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2部分第2章第1节练习

第二部分 第二章 第一节 题组一 人物形象 1.(2014·南京调研)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喜李翰自越至 刘长卿 南浮沧海上,万里到吴台。 久别长相忆,孤舟何处来。 春风催客醉,江月向人开。 羡尔无羁束,沙鸥独不猜。 友人李翰的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 答案:四海泛舟,浪迹天涯;万里来访,重视友情;自由自在,无拘无束;了无心计,物我相融。 2.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上太行注 于 谦 西风落日草斑斑,云薄秋空鸟独还。 两鬓霜华千里客,马蹄又上太行山。 注:此诗作于作者晚年巡抚山西、视察太行山时,“轻骑遍历部所,延访父老”,而且年年出巡。 请结合诗的后两句简要分析“千里客”的形象。 答案:诗人在任上年年出巡,现在两鬓斑白又一次登上了太行山,给我们塑造了一位虽年事渐高,仍勤政不倦、为国奔忙的政治家形象。 题组二 物象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望江南 欧阳修 江南蝶,斜日一双双。身似何郎全傅粉,心如韩寿爱偷香,天赋与轻狂。  微雨后,薄翅腻烟光。才伴游蜂来小院,又随飞絮过东墙,长是为花忙。 这首词的吟咏对象是什么?有什么特点? 解析:解答此题,必须先明确作品的写作对象是蝴蝶,然后结合词中对蝴蝶的描写,体会作者所寄托的思想感情,进而分析这一描写对象所拥有的特点。 答案:蝴蝶。通过对双双对对的江南蝴蝶在傍晚的阳光下翩翩飞舞情景的描写,表现出蝴蝶天性轻狂的特点;通过描写它“才伴游蜂”“又随飞絮”,表现了它对情爱不专一的特点。 4.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 春 王 令 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子规”在古诗中通常作为什么样的意象?但这首诗有所不同,试分析此诗中“子规”的形象。 解析:分析子规形象,要抓住表现其特征的词句“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作分析。 答案:子规(杜鹃)在古诗中通常作为孤寂、哀愁的意象,而在本诗中是一个对美好事物留恋、热爱和执著不懈地追求的形象。 题组三 景物形象 5.(2014·湖北联考)阅读下面一诗一词,然后回答问题。 春 兴 武元衡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望江南 李 煜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注,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注:上苑:指在故都金陵(今江苏南京)的御花园。 一诗一词都运用“春风”这个意象,试分析各自的作用。 答案:《春兴》:运用比拟或拟人的修辞,把“春风”变得多情,既表达了思乡之切,又把无形的乡梦,变成了有形的缕缕春风,化虚为实,具体形象可感。《望江南》:“春风”比喻故国美好的生活,作者用梦中沉醉的欢乐反衬梦醒来后的无限悲痛、凄凉。 6.(2014·福建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 登快阁① 黄庭坚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睛。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②。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注:①此诗是黄庭坚于元丰五年(1082)知吉州太和县时作,公事之余,诗人常到县东澄江之上的快阁览胜。“痴儿”,作者自指。②朱弦:《吕氏春秋》记载,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青眼:《世说新语》载阮籍能为青白眼,青眼指眼珠在中间,对人表示好感,白眼指露出眼白,表示轻蔑。 颔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简要分析。 答案:描绘了一幅高远明净的秋景图。上句写群山树叶飘落,天空显得寥廓远大;下句写清澈的江水在月光的辉映之下,犹如一道白练。 题组四 意境 7.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题元十八①溪居 白居易 溪岚漠漠树重重,水槛山窗次第逢。 晚叶尚开红踯躅②,秋芳初结白芙蓉。 声来枕上千年鹤,影落杯中五老峰。 更愧殷勤留客意,鱼香饭细酒香浓。 注:①元十八:白居易被贬江州时结识的朋友,隐于庐山五老峰下。②踯躅:杜鹃花的别称。 诗的前两联描绘了怎样的意境?在景物描写上有什么特点? 答案:潺潺的溪水、弥漫的岚气、茂密的森林、措置有序的水槛、面山而凿的小窗、绽放的红杜鹃、初开的白芙蓉,为读者展现了一幅夏秋之交的幽美意境图。 景物描写的特点:①诗人将宏观远视与近景特写相结合,写景富有层次感;②选取红白两色入诗,色彩对比强烈;③诗人用叠词描写溪岚的迷蒙和树木的茂盛,用拟人的手法写水槛山窗一个接一个地扑面而来,展现了友人溪居的幽美。(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8.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闲 行 邵 雍 园圃正萧然,行吟绕泽边。 风惊初社后,叶坠未霜前。 衰草衬斜日,暮云扶远天。 何当见真象,止可入无言。 联系全诗,简要分析本诗描写了怎样的意境。 答案:诗歌意象丰富,园圃、泽边、春风、落叶、衰草、斜阳、暮云等景物色调暗淡;意境萧条阔远,表达了作者在闲适生活中的哲思。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888118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