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社会中期建设--隋唐五代.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封建社会中期建筑 (589年—1279年) 隋、唐、五代 (589年—960年) 第一节 隋、唐、五代时期建筑 内容提要: 隋朝 都城——大兴城、东都——洛阳、大运河、安济桥。 唐朝 建筑方面有了很大的发展。都城——长安、东都——洛阳、宫殿——大明宫、佛教及道教建筑、陵墓——乾陵、住宅——乌头门 五代十国 继承唐朝传统,很少有建筑创新。苏州虎丘 云岩寺塔 4.1.1城 市 大兴城 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后,最初定都在汉长安城。但当时的长安破败狭小,水污染严重,于是便决定在东南方向的龙首塬南坡另建一座新城。 开皇二年(582年)起,在宇文恺(隋代建筑家)的主持下,仅用一年左右的时间就建成了宫城和皇城。 开皇三年(583年),隋王朝迁至新都,因为隋文帝早年曾被封为大兴公[2],因此便以“大兴”命名此城。 隋炀帝继位后,开凿京杭大运河,以水路连接大兴城和中原东部。 大业九年(613年),动用10余万人在宫城和皇城以外建造了外郭城,城市的总体格局至此基本形成。 隋朝灭亡后,唐朝继续在此定都,并更名为长安。 隋大兴城总体上是中轴对称的格局,设计时参考了邺城和汉魏洛阳城的布局。根据所在地分为六条岗地的特点,安排了功能不同的建筑。此外,在城市的边缘规划了园林区,既可美化环境,又可成为民众的游览场所,是中国古代城市史上的一大创举。 唐长安城 隋大兴城是唐长安城发展的基础。 唐长安城,由郭城、皇城、宫城所组成。城垣规模宏大,建筑雄伟。根据考古发掘,外郭城为长方形,东西长9721米,南北长8651米,总面积约84平方公里(遗址位于西安市城区,比现存明代西安城大7倍多)。唐时长安城人口100余万,是当时世界上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市。作为丝绸之路的起点,其规模对临近国家的都城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唐长安城三大太极宫、大明宫和兴庆宫分别位于城内北部正中、城东北和东部。皇城、太极宫的左右和南面,分布着以纵横25条街道划分的里坊区和东、西两市。 东都洛阳 隋炀帝杨广即位后,要营建洛阳,又以宇文恺为营东都副监,后迁将作大匠。宇文恺把东都建筑得极其壮丽,因此被升为工部尚书。 牡丹尽管以其根皮为药物很早就被医家利用过,但作为观赏花卉被社会普遍认识,唐宋人大抵都认为这是唐代的事。 4.1.2宫 殿 大明宫 在唐代长安城禁苑中,位于城东北部的龙首原。此宫建于贞观八年(公元634年),乾宁三年(公元896年)此宫毁于兵乱。大明宫周长7.6多公里。面积约3.2平方公里;为北京故宫的四倍.宫城共11个城门,其东、西、北三面都有夹城;南部有三道宫墙护卫,墙外的丹凤门大街宽达176米,是唐代最为宏伟的宫殿建筑群之一。 大明宫利用天然地势修筑宫殿,形成一座相对独立的城堡。宫城的南部呈长方形,北部呈南宽北窄的梯形。城墙东西宽1.5公里,南北长2.5公里,周长7.6公里,面积约3.2平方公里。城墙南段与长安城的北墙东段相重合,其北另有三道平行的东西向宫墙,把宫殿分为三个区域。所有墙体均以夯土板筑,底宽10.5米左右,城角、城门处包砖并向外加宽,上筑城楼、角楼等。 宫城外的东西两侧分别驻有禁军,北门夹城内设立了禁军的指挥机关——“北衙”。整个宫域可分为前朝和内庭两部分,前朝以朝会为主,内庭以居住和宴游为主。 宫城共有九座城门。大明宫的正门丹凤门以南,有宽176米的丹凤门大街,以北是含元殿、宣政殿等组成的南北中轴线,宫内的其他建筑,也大都沿着这条轴线分布。在轴线的东西两侧,还各有一条纵街,是在三道横向宫墙上开边门贯通形成的。 4.1.3寺院和佛塔 佛光寺 佛光寺位于山西省五台县,历史悠久,寺内佛教文物珍贵,有“亚洲佛光”之称。寺内正殿即东大殿,建于唐朝大中十一年,即公元 857年。从建筑时间上说,它仅次于建于唐建中三年(公元 782年)的南禅寺正殿,在全国现存的木结构建筑中居第二位。 佛光寺大殿并不高大,貌似平常,但却被我国著名的建筑学家梁思成称为“中国第一国宝”,因为它打破了日本学者的断言:在中国大地上没有唐朝及其以前的木结构建筑。 据记载,佛光寺始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公元471——499年)。唐朝时,法兴禅师在寺内兴建了高达三十二米的弥勒大阁,僧徒众多,声名大振。唐武宗会昌五年(公元 845年),大举灭佛,佛光寺因此被毁,仅一座祖师塔幸存。公元 847年,唐宣宗继位,佛教再兴,佛光寺得以重建。之后,宋、金、明、清,均对佛光寺进行了修葺。 佛光寺建在半山坡上。东、南、北三面环山,西面地势低下开阔。寺因势而建,坐东朝西。全寺有院落三重,分建在梯田式的寺基上。寺内现有殿、堂、楼、阁等一百二十余间。其中,东大殿七间,为唐代建筑;文殊殿七间,为金代建筑,其余的均为明、清时期的建筑。 1937年6月,中国当代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等人,对佛光寺进行了考察、测绘。1949年后,政府和人民对佛光

文档评论(0)

xiaofei200112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