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案(3--).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案(3--)

3古诗两首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2.能力目标: ? ? 能正确书写7个生字。 ? ?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情感态度目标: 1.谈话引出课题。 ????我们祖国风光秀美,山川壮丽,古代流传下来大量赞颂祖国山川的优美诗篇。第3课就介绍了两首古诗。?板书:3古诗两首今天老师先带你们到辽阔的大草原去看看。 2.播放敕勒川草原风光录像,引出诗题。 ????你觉得大草原怎么样? ????这美丽辽阔的大草原名叫敕勒川,这里一直流行着一首赞美它的民歌,叫《敕勒歌》。板书:敕勒歌 齐读课题。 ???这首诗一直流传到现在,今天我们来学习它。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请你们自己读读这首诗,遇到不认识的字把它画下来,再看拼音多读几遍,把它记住。 2.同桌互读诗句,纠正字音,再把课文读通顺。 3.开火车认读生字。 4.指名读课文。提醒“见”的读音。 三、熟读课文,理解词语。 1.自学诗文。 要求:(1)把诗句读流利。想想诗中写了哪些景物。 ????(2)你读懂了哪些词句,还有哪些词句不明白,把它画下来。 2.小组交流。 3.指名读。说说诗中写了哪些景物。 ????(蓝蓝的天空,辽阔的大草原,茂盛的牧草,肥壮的牛羊。) 4.学生对读懂的词语和不明白的词语进行交流,针对学生不明白的词语教师解疑。 ????川:指平原。 ????敕勒川:敕勒是古代的民族,敕勒川指敕勒族居住的平原。 ????阴山:指阴山山脉,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偏西一带,东西走向。(可用简图) ????穹庐:游牧民族所住的用毡子做的圆顶帐篷。现俗称蒙古包。 ????四野:周围,四面八方。 ????苍苍:深蓝色。 ????茫茫:辽阔无边的样子。 ????见:露出,呈现。 四、细读诗文,体会诗意。 1.学习第一句。 (1)指名读第一句,说诗意。教师随机点拨。 ????美丽富饶的敕勒大草原,就在阴山脚下铺展。 ????天空像一顶巨大的圆顶帐篷笼罩着大草原的四面八方。 ?(2)展开想象,体会诗意,感情朗读背诵第一句。 ????①指名读,师生评读。请你们想象第一句的情景,有感情地读这一句,比比谁读得好。 ????②闭眼想象诗中的情景,齐读、背诵第一句。 ?2.学习第二句。 ????(1)指名读第二句,说诗意。教师随机点拨。 ????蓝蓝的天空下是辽阔的大草原,一阵阵微风吹过,使草儿低伏, 现露出一群群肥壮的牛羊。 ????(2)展开想像,体会诗意,感情朗读背诵第二句。 ????①指名读,师生评读。请你们想象第二句的情景,有感情地读这一句,比比谁读得好。 ????②闭眼想象诗中的情景,齐读、背诵第二句。 ?3.读全诗,说诗意。 ????(1)自由读,把诗的意思连起来说说。 ????(2)同桌互相说说诗的意思。 ????(3)指名说诗意。 五、赏读讨论,背诵诗文。 ?1.学了这首古诗,你最喜欢的是哪一句,为什么? ????让学生有感情地读出自己最喜欢的诗句,然后说说为什么喜欢。 ????①小组讨论。 ????②集体汇报,教师随机点拨。如: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这句把天比作巨大的帐篷,盖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让我们看到了天地相连的景象,想起了牧民的蒙古包和他们的生活。 ????“天苍苍,野茫茫。” ????读了这句,让我们看到了蔚蓝色的天空下那辽阔的绿色大草原。 ????“风吹草低见牛羊。” ????这一句把草原写活了。让我们看到茂盛的牧草和时隐时现的肥壮的牛羊。 ?2.背诵诗文。 ????这首诗就像一幅鲜活的画面,呈现在我们眼前。让我们再想象一下诗中壮美的情景,有感情地背诵一遍。 六、忆生字,指导书写。 ????1.读要求会写的字:首、川、阴、似。 ????2.按结构记忆字形。 ????独体字:首、川。 ????左右结构的字:阴、似。 ????3.指导书写: ????让学生观察字帖里的字,然后描和写。 ????重点指导:首、似 七、板书设计: 敕勒歌 天 野 敕勒川 风 草 牛羊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认识6个生字,会写4个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庐山瀑布的壮美。 教学重难点:背诵古诗,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时句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出诗题。 ????1.背诵《敕勒歌》。 ????脍炙人口的北朝民歌《敕勒歌》描绘了雄奇壮丽的草原风光。今天老师再带你们到风光秀丽的庐山看看。 ????2. 庐山风光录像,引出诗题。 ????学生观看后,谈谈对庐山的印象。 ????庐山秀丽的风光,吸引了古今中外许多文人来观赏,并留下了很多有名的诗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