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云斑尖塘鳢生物学特性及人工催产试验
云斑尖塘鳢生物学特性及人工催产试验摘要在试验研究和生产实践的基础上,揭示了云斑尖塘鳢的生物学特性,并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人工繁育的探索,发现2龄种鱼经HCG催产,水温29 ℃条件下40 h产卵,受精卵56 h孵出仔鱼,仔鱼孵出4 d后卵黄囊全部被吸收,仔鱼开口并进入平游阶段。
关键词云斑尖塘鳢;生物学特性;人工催产
中图分类号 S961.2;S965.19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08-0326-01
云斑尖塘鳢(Oxyeleotris marmoratus)俗称泰国笋壳鱼,属鲈形目(Prciformes)虾虎鱼亚目(Gobicidei)塘鳢科(Ele-otrida)尖塘鳢属(Oxyeleotris)。原产于湄公河水系的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和越南,因其具有个体大、生长快、无细刺、肉质鲜美、营养价值高等优点,在国际上享有较高知名度,是热带和亚热带的优质淡水鱼之一,市场潜力巨大[1-2]。我国的引进途径比较复杂,目前进行了多次引种。云斑笋壳鱼成为广东、上海大批量进口的水产品之一,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需进口笋壳鱼5 000 t以上[3-4]。因此,进行笋壳鱼的人工繁育技术研究,对于充分利用江浙沪地区的资金优势和技术优势,调整渔业产业结构,发展高效渔业具有积极意义。
1云斑尖塘鳢的生物学特性
1.1形态特征
云斑尖塘鳢形状酷似笋壳,体形长且粗壮,前段呈圆柱形,后部稍扁。头宽大而扁平,眼小而高,位于嘴唇上方、头背部最高处。口上位,吻短而钝,下颌突出。背鳍2个且分离,前背鳍条为硬棘;臀鳍圆;胸鳍大,呈扇形;腹鳍胸位;尾鳍圆形。体被栉鳞,头背被圆鳞,体色为黄褐色,体侧具5~6个纵向大深褐色斑块,背部有暗绿色线纹,腹部淡黄色,体色会随生活环境变化而改变,鳍上也常有纵向的深褐色条纹或小的深褐色斑点。
1.2生活习性
云斑尖塘鳢为底栖穴居鱼类,喜居于水质较清或有微流水的水体的底部、草丛、砂石缝隙或洞穴之间。游泳速度较慢,不能长距离游动;性温驯,对低氧环境适应力较强,离开水体可存活15 h以上,在潮湿淤泥中可存活24 h以上。云斑尖塘鳢多在夜间活动,最适生长温度15~35 ℃,最适温度为25~30 ℃,22 ℃以下摄食不正常,15 ℃以下活力明显减弱,长时间10 ℃以下会大量死亡[1-5]。
1.3食性
肉食性,但生性并不凶猛。仔鱼开口饵料主要是单胞藻和微小轮虫,幼鱼阶段以轮虫、枝角类、桡足类、底栖水生昆虫幼体和环节动物等为主,成鱼主以小鱼、小虾、甲壳类、软体动物、水生昆虫及幼体为食[1,5-6]。在人工培育条件下,1.5 cm以上鱼苗可摄食虾苗和家鱼鱼苗,经驯食后可摄食新鲜或冰冻鱼糜、碎鱼块或人工配合饲料。云斑尖塘鳢的耐饥饿能力很强,一次饱食后可多天不摄食。
1.4生长
幼鱼生长缓慢,体重达75~100 g/尾以后生长加快。放养的鱼苗当年体长可达15~20 cm,体重可达50~l00 g;次年体长可达30 cm以上,体重达400~700 g[1,5-6]。
1.5越冬
云斑尖塘鳢为热带、亚热带鱼类,怕寒;当年繁殖的鱼苗需经越冬阶段才能上市,越冬后体重可达50~100 g,5~7个月后可达到商品鱼规格。越冬水温必须高于l5 ℃,我国江浙沪一带人工养殖冬季需要有保温、加温设备。
l.6繁殖习性
云斑尖塘鳢2龄时达性成熟,25 ℃以上开始产卵,成熟亲本最小个体体长l5 cm以上,体重75 g左右。性成熟的雄性个体一般较大且色泽较黑,外生殖器突出,末端尖细,尾端红肿,轻压腹部就有精液流出;雌性个体体色较浅,外生殖器末端钝形并且红肿,腹部膨大,卵巢轮廓非常明显。在我国江浙沪一带云斑尖塘鳢的生殖季节为6—10月,云斑尖塘鳢的相对怀卵量为70~220粒/g,产卵适宜水温为27~32 ℃,雌鱼多在其居住的洞穴、瓦片或杂草中僻静处产卵。产卵前,雄鱼选择合适的巢穴,然后诱赶雌鱼进入穴中产卵。产卵结束后,雄鱼就会驱赶雌鱼,独自守卫在鱼巢中直至仔鱼孵出离巢为止。
2人工催产试验
2.1材料与方法
催产试验在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吕四海水增养殖技术及苗种中心进行,选2.5 m×2.5 m的水泥池为斑尖塘鳢催产池,用小型增养机24 h连续增氧,繁殖用水为经曝晒的地下水。
2011年7月23日从启东养殖户中优选22尾2龄以上成熟的云斑尖塘鳢亲本,体重在340~1 580 g,经过30 d强化培育,再从其中挑选18尾体形健硕、体表无伤病、无畸形的亲本按雌∶雄=1∶1配对成8组进行催产。催产剂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由宁波第二激素厂生产,催产采用一针法,HCG剂量为900~1 000 IU/kg,注射部位为胸鳍基部,催产水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乡土文化是个宝 教师资源不可少.doc
- 乡土社会下当代中国社会控制模式探究.doc
- 乡村学校少年宫-农牧村孩子快乐课堂.doc
- 乡村学校少年宫-农村孩子眼中乐园.doc
- 乡村学校少年宫-如何让孩子乐起来.doc
- 乡村旅游产业及农村区域经济互动发展探究.doc
- 乡村旅游产业吸引力提升探究.doc
- 乡土资源在幼儿园科学活动中应用.doc
- 乡里乡气作业凸显学生个性.doc
- 乡镇人大主席工作困境及解决途径浅见.doc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1化学发光分析法.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0分子荧光分析法.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2色谱分离过程.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5气相色谱仪与固定液.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4色谱定性定量方法.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6气相色谱检测器.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9液相色谱固定相与流动相.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7气相色谱分离条件的选择.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8液相色谱仪器与类型.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3 原子光谱和分析光谱.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