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菊花叶中总黄酮提取及对自由基清除作用的研究.doc
菊花叶中总黄酮提取及对自由基清除作用的研究
:林砚淋 王志良,陈婷,王彧,胡志军,陈建秋
【摘要】 目的优化菊花叶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考察菊花叶总黄酮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L9 (34 ) 正交实验, 考察浸提剂浓度、料液比、浸提时间和温度等影响因素;研究D-101大孔吸附树脂分离富集菊花叶提取液中总黄酮;参照Fenton反应原理研究菊花叶总黄酮的清除·OH中作用。结果菊花叶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40 %乙醇溶液为提取溶剂,采用料液比1∶20 ( m∶V) ,在60 ℃下浸提2.5 h;D-101大孔吸附树脂能较好分离富集菊花叶黄酮类物质;菊花叶中总黄酮对Fenton体系产生的·OH有较好的清除作用。结论该研究为菊花叶中有效成分的综合利用提供了实验基础。
【关键词】 菊花叶; 总黄酮; 提取; 正交实验; 清除自由基
菊花叶,是菊科(psitae) 植物菊花脑 Dendranthema nankingense的干燥嫩茎叶。菊花叶为江苏地产药材,味苦、辛,性凉,具有清热解毒,疏风平肝之功能,主治风火赤眼、鼻炎、咽喉肿痛、支气管炎、疮疖肿痛等。菊花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纤维素、矿物质、盐等,其中维生素A 和矿物质含量最为突出,另含有具防癌作用的黄酮类和具特殊香味的挥发油芳香物质。由于其含有特殊的营养成分,食用可清热解毒、开胃健脾,对防治流感、流脑、肝炎、痢疾有非常好的作用[1]。 现代 研究表明,黄酮类化合物是菊花叶乙醇提取液中含量较多的有效成分,因其具有显著的清除人体内自由基、抗老化、抗突变、调血脂、降血压等药理保健功能,是一类极具开发前景的天然有机抗氧化剂[2]。目前主要运用乙醇-水溶剂提取、碱性稀醇提取、超声波和超临界流体萃取等方法对药用植物中黄酮类化合物进行提取[3],然后采用大孔吸附树脂对黄酮类化合物进行分离富集[4],最后利用Fenton反应等多种自由基产生体系研究其抗氧化能力[5]。近年来有关菊花叶中活性成分——黄酮类物质的研究报道较少,为此本实验以菊花叶为研究对象,考察了溶剂浓度、料液比、浸提时间和温度等因素对菊花叶中黄酮类物质提取的影响,并采用正交实验进行工艺条件优化,用D101大孔吸附树脂对菊花叶黄酮提取液进行富集,最后还研究了菊花叶黄酮对Fenton体系产生的·OH的清除作用,为证明其药用价值提供 科学 依据。
1 材料
1.1 仪器BS124型 电子 天平(赛多利斯科学仪器有限公司);HD型恒温水浴锅(上海分析仪器厂);SHB-Ⅲ循环水式多用真空泵(郑州长城科工贸有限公司);UV-910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北京瑞利分析仪器有限公司);高速Fmol/L);过氧化氢溶液(2.5 mmol/L);水杨酸-乙醇溶液(3.0 mmol/L)。
1.3 材料将市售菊花叶置于65 ℃的恒温干燥箱中干燥48 h后粉碎,过80目筛,储存备用;芦丁(生化试剂,纯度为95% 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D101大孔吸附树脂(天津市南开大学化工厂)。
2 方法
2.1 芦丁标准曲线的绘制精密称取芦丁标准品23.20 mg,置于100 ml容量瓶中,加入适量70%乙醇溶液,置于温水中加热使溶解,再用70%乙醇溶液定容,摇匀,即得220.4 μg/ml的芦丁标准品溶液。精密移取标准品溶液0.05,0.10,1.00,2.00,3.00,4.00,5.00,6.00,7.00 ml于25 ml容量瓶中,分别加入5%亚硝酸钠溶液1.00 ml,摇匀放置6 min,加入10%硝酸铝溶液1.00 ml,摇匀放置6 min,加入4%氢氧化钠溶液10.00 ml,加去离子水定容至刻度,摇匀放置15 min,在500 nm处测吸光度,以溶剂作空白,去离子水作参比,重复测量3次,取其平均值,绘制曲线可得吸光度A与芦丁浓度C (μg/ml)的线性回归方程[6](如下图1所示):A = 0.011 6C + 0.004 9,r= 0.999 6,说明芦丁浓度C在0.44~61.71 μg/ml浓度范围内与吸光度A之间有较好的线性关系。图1 线性关系
2.2 菊花叶总黄酮提取及测定影响菊花叶中总黄酮提取的因素主要有提取剂乙醇浓度、样品质量与乙醇体积比(料液比)、浸提时间和温度等[3,7]。选择L9(34)正交表研究浸渍法提取菊花叶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实验时准确称取1.50 g菊花叶粉末和规定量的乙醇溶液置于装有回流装置的圆底烧瓶中,按照L9(34)正交表进行提取实验。实验结束后,过滤得总黄酮滤液,取其滤液在500 nm处测定吸光度,然后根据标准曲线方程即可 计算 出样品中总黄酮的浸出量(mg/g)。
2.3 菊花叶总黄酮的提纯研究黄酮类化合物结构中常常连接有酚羟基、甲氧基、甲基和黄酮苷元等官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