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树溃疡病樟树四季常青,是美化.绿化.亮化环境首当树.ppt

樟树溃疡病樟树四季常青,是美化.绿化.亮化环境首当树.ppt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樟树溃疡病 樟树四季常青,是美化.绿化.亮化环境的首当树种,它能人们创造一个舒适,清新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而樟树溃疡病严重影响樟树移栽的成活率,为此我们对该病进行了系统详细的调查研究。 樟树溃疡病 1.分布与为害 樟树溃疡病在湖南省是一种分布广,危害严重的病害,在湖南省的衡阳.长沙.岳阳.常德.零陵.郴州等地市都有发生。 主要危害主干和枝条,尤其是移栽后的幼苗,一般发病率为15%-50%,发病严重的地段,病株率达100%,病情指数为95以上,死亡率达88%。 2.症状 樟树溃疡病主要危害未长粗皮的主干和枝条,其症状大致可分为四种类型,即溃疡型.黑杆型.枝枯型和花斑型。 (1) 溃疡型 病菌从伤口或衰弱组织侵入,初为园形小黑斑,在湿度较大时,黑斑边缘呈水渍状,若在低湿和植株抗性强时,有的黑斑边缘变为枣红色。病斑继续扩展,形成大型黑色梭斑。 梭斑一般长5-10cm,长的可达30cm左右,之后病斑变为茶褐色,最后变为灰白色,病斑凹陷,形成典型的梭形溃疡斑。 翌年4月开始,老病斑周围的菌丝向上下扩展,病斑向下扩展可达茎基部,向上扩展可达树冠。 病斑扩展的长度有的一年可达78cm,几年后可造成整个树干半边溃疡,但不会使植株很快死亡。 (2) 黑杆型 在适宜病害发生的条件下,病害迅速发展,使整个树干或半边树干变黑; 或者老病斑周围的菌丝横向扩展,使整个树干形成黑杆,以后变为褐色,最后变为灰白色。 此型病树若遇干旱天气,植株很快变黑枯死。 (3) 枝枯型 发生于分枝和分枝基部的病斑,使整个枝条变黑枯死,形成枝枯。 (4) 花斑型 在长势好或已长粗皮的植株上,病斑扩展很慢,只形成枣红色或茶褐色花斑,病部易开裂,此型病斑对植株有一定的危害,但影响不大。 前面三种类型一般在发病初期的黑色病斑上有黑褐色的小粒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器。在褐色,灰白色病斑以及越冬后的病组织上有散生的黑色小粒点,即病菌的子囊果。 但褐色病斑子囊果中无子囊孢子。花斑型病斑很少产生繁殖体。 3 病原 该病的病原菌有性世代为[Botryosphaeria dothidea(Moug.ex.Fr.)ces.et Not.],属于子囊菌亚门.腔菌纲.座囊菌目.葡萄座腔菌属。 子囊果埋生,部分突起,散生,扁球形至球形,黑褐色,大小为186-257μm×214-286μm,具短颈和乳头状突起的孔口,子囊间有拟侧丝; 子囊棒状,无色,有的弯曲,大小为72-90μm×14-18μm,双层壁,子囊有柄。 子囊孢子梭形,不等边,单胞,无色:大小为20-23μm×7.8-8μm。 无性世代七叶树壳梭孢属(Fusicoccum aesculi Corda.)。 属于半知菌亚门,球壳孢目,分生孢子器分散.埋生.扁球形.黑褐色.有孔口,自寄主表面突出,大小为112-174μm×214-286μm。 内壁生分生孢子梗,无色,单胞,大小为20-30μm×2.5-3μm;顶端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长筒型.梭形,无色,单胞,大小为18-21μm×5.4μm。 4.发病规律 (1)病菌越冬所 樟树溃疡病菌以菌丝和子囊孢子在病组织和病残体上越冬;越冬后病残体上的菌丝能继续生长,子囊孢子能继续萌发。 (2)病原菌释放.传播 子囊孢子3-4月释放,4-5月为高峰期; 子囊孢子释放与温度.降雨量.相关关系显著,在适宜孢子释放的温度范围内,雨天捕捉的孢子多晴天少,中雨多,小雨少,降雨量与孢子释放量成正相关; 孢子是借气流传播。 (3)侵入途径 致病性测定和病害危害程度定点调查结果表明,病菌只能从伤口和生活力弱未长粗皮的樟树幼苗侵入,尤其是新植樟树幼苗。 (4)与发病有关的条件 樟树溃疡病是中温高湿病害,病害的发生与温度,湿度,降雨量相关关系显著,尤其是与相对湿度的相关关系尤为显著; 病害发生的温度范围是17-28℃,适温是20-26℃。 樟树溃疡病在湖南一般是4月上旬开始发生,5-6月为盛发期,因这时是霉雨季节,温度又适宜; 7-8月停止发生,因这时高温干旱; 有的年份秋季雨水多时,9月下旬-11月病害又可发生,因这时温度.湿度适宜。若秋季适温干藻病害也不发生。 5.防治措施 (1)加强苗木检查,选用健壮无病的苗木; (2)选择排水良好的造林地 移栽尽量将树苗种植在不积水的斜坡上,若种在平地要做好开沟排水工作,防止积水,以便植株健壮生长,提高抗病力; (3) 尽量保护苗木不受损伤 苗木移栽和运输中,主杆用草绳缠绕,并在行道树四周用竹蔑筑围栏,保护幼苗免受机械损伤和日光灼伤; (4)化学防治

文档评论(0)

0062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