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环境智能公共服务平台-方案建议书.docx

城市环境智能公共服务平台-方案建议书.docx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城市环境智能公共服务平台方案建议书目录城市环境智能公共服务平台方案3一、项目概况3(一)本项目编制依据3(二)项目提出的理由与过程3(三)项目建设目标、规模、周期6(四)项目建设内容一览表7(五)项目预算和资金来源9(六)建设运营模式及示范性9二、可行性分析10三、项目建设目标与任务13(一)项目建设任务、范围和规模13(二)项目本期的建设任务、范围和规模14四、项目建设原则和技术路线14五、项目建设总体框架设计21六、项目应用系统设计23(一)环境有害气体监测平台23(二)水质监测平台24(三)环境及碳排放监测平台25(四)小型气象站27七、项目数据设计29八、项目计算机及网络平台系统设计31(一)网络平台31(二)计算平台32九、项目投资概算33十、项目建设及运行管理34十一、项目建设进度34十二、项目成功的关键因素分析36城市环境智能公共服务平台方案一、项目概况(一)本项目编制依据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下达的《关于开展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文件。(二)项目提出的理由与过程当前,我国环境状况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根本遏制,环境矛盾凸显,压力继续加大。一些重点流域、海域水污染严重,部分区域和城市大气灰霾现象突出,许多地区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超过环境容量。农村环境污染加剧,重金属、化学品、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以及土壤、地下水等污染显现。部分地区生态损害严重,生态系统功能退化,生态环境比较脆弱。核与辐射安全风险增加。人民群众环境诉求不断提高,突发环境事件的数量居高不下,环境问题已成为威胁人体健康、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全球性环境问题的压力不断加大。环境保护法制尚不完善,投入仍然不足,执法力量薄弱,监管能力相对滞后。同时,随着人口总量持续增长,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能源消费总量不断上升,污染物产生量将继续增加,经济增长的环境约束日趋强化。《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中指出,到2015年,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城乡饮用水水源地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水质大幅提高;重金属污染得到有效控制,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危险化学品、危险废物等污染防治成效明显;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水平得到提升;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扭转;核与辐射安全监管能力明显增强,核与辐射安全水平进一步提高;环境监管体系得到健全。我市政府提出的“十二五”环保规划中提出 “以改善环境质量、确保环境安全、促进科学发展”为主线,需要重点做好“总量减排、水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海洋污染防治、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生态和农村环境保护、核与辐射、环境安全、环保产业、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环境监管能力建设等领域的环境保护工作。气候变化深刻影响着人类生存和发展,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长期战略,也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重大机遇。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重要阶段,能源需求还将继续增长,在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同时,如何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妥善应对气候变化,是一个全新而重大的挑战。《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的《京都议定书》于1997 年在日本京都召开的UNFCCC缔约方大会第三次会议上达成。它包含除了UNFCCC 之外法律上所需承担的义务。议定书附件B中包括的各国(多数国家属于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及经济转轨国家)同意减少人为温室气体(CO2、甲烷、氧化亚碳、氢氟碳化物、全氟化碳和六氟化硫)的排放量,在2008-2012年的第一承诺期内排放量至少比1990 年水平低5%。 国家发改委提出要在全国努力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和消费模式,开展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的试点。在低碳城市的建设中,需要开展如下的工作:(1)编制低碳发展规划;(2)制定支持低碳绿色发展的配套政策。(3)加快建立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4) 建立温室气体排放数据统计和管理体系。(5)积极倡导低碳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国家《气象灾害防御条例》自2010年4月1日起施行,要求“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气象等有关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发生的气象灾害的种类、次数、强度和造成的损失等情况开展气象灾害普查,建立气象灾害数据库,按照气象灾害的种类进行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并根据气象灾害分布情况和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结果,划定气象灾害风险区域”。国务院同时要求:(1)加强监测网络建设(2)强化监测预报工作(3)开展气象灾害影响风险评估(4)加强预警信息发布(5)有效发挥预警信息作用。2012年2月,国务院发布空气质量新标准,增加了PM2.5值监测。这些措施的相继出台,凸显政府关注环境、改善民生的决心。而利用物联网来监测城市各项环境指标的变化,核查各类城市空间的环境变化,对于提升城市的环境

文档评论(0)

智慧IT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微软售前技术专家持证人

生命在于奋斗,技术在于分享!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9月10日上传了微软售前技术专家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