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图解mhdd超详细使用方法新增加解密,破除谣言
要说哪款软件检测硬盘最好??当然是MHDD啦~但是,坛里关于MHDD的使用方法都是来自网络...本文章将为各位看客们说明MHDD的使用方法,写得不好还请各位担待啦,THX!首先,要把硬盘接在电脑上。IDE硬盘一定要将跳线设置成MASTER;SATA建议连接在接口号为奇数的接口(如SATA 1,SATA 3等)。本次使用的是一枚东芝1.8英寸的硬盘,通过转接卡连接在电脑上,如图:图片:IMG133427.jpg图片:IMG133525.jpg然后,打开电脑~(废话!)由于MHDD并不是通过BIOS对硬盘进行操作的,所以我们要让他在DOS环境下运行。如果您有DOS工具箱的话可以让它在里面运行。下面是进入MHDD的图:图片:IMG133358.jpg最上面那行为状态指示,就像指示灯一样,当有情况发生时,对应的指示就会亮起最左面的数字是工作状态,2位,16进制,含义未知按照顺序:ERR:发生错误INDX:写入G表CORR:纠正DREQ:硬盘和计算机交换数据DRSC:硬盘自检通过WRFT:写入失败DRDY:硬盘就绪BUSY:硬盘忙空格右侧是错误类型指示,当硬盘出现对应错误时,ERR和对应错误指示会亮起:AMNF:地址标记错误T0NF:0磁道错误ABRT:拒绝操作IDNF:扇区ID错误UNCR:校验错误BBK:坏扇区标记错误最右侧数字是错误类型,2位,16进制,含义仍未知中间的空格,不是白白放的。当硬盘加锁时,上面会显示PWD;硬盘有容量剪切时,上面会显示HPA。第二行显示的是当前设备的信息,从左到右依次是:硬盘型号、LBA总数、当前操作LBA,第四个根据情况变化。————————分割线————————MHDD4.6共有以下命令(本顺序按照MHDD帮助的默认顺序排列):EXIT:退出QUIT:退出HELP:帮助BATCH:批处理CLS:清屏SCREENSHOT:截图PORT:选择端口PCISCAN:扫描PCI总线并保存WAIT:等待硬盘就绪SCSIINFO:显示SCSI设备信息MAN:命令帮助ID:获取简略设备信息SCAN:扫描SWITCHMBR:主引导记录(MBR)开关HPA:容量剪切NHPA:恢复初始容量RHPA:显示初始容量RX:读取磁盘缓存数据RST:重置设备PWD:设置设备密码UNLOCK:解锁设备DISPWD:解除密码RPM:转速测量FF:从文件写入磁盘AAM:自动噪音管理(AAM)设定MAKEBAD:制造坏道RANDOMBAD:随机制造坏道INIT:重置并重新测定容量FDISK:创建一个分区SMART:显示SMART信息或管理SMART系统STOP:关闭磁盘电机I:初始化设备ERASE:擦除TOF:从磁盘保存为文件FASTERASE:快速擦除CLRMBR:删除主引导记录(MBR)CX:测定平均寻道时间EID:获取完整磁盘信息ATOF:从磁盘保存为多个文件MAKELOG:创建日志CONFIG:配置设备SETCDSPEED:设置CD速度UNITSIZE:调整SCSI设备扇区大小SCSIFORMAT:格式化SCSI设备您看到这可能会一头雾水:这些都是什么啊??别急,慢慢来~先说几个常用命令:PORT[快捷键:Shift+F3]:硬盘选择菜单,按下去是这个样子的:图片:IMG144834.jpgPrimary controller是你的主IDE控制器,Secondary controller是你的副IDE控制器,PC-3000 board 是PC-3000卡(我可没有这么昂贵的设备),而SATA端口则会直接显示对应的端口号。输入对应硬盘的编号(我的是3),即可对对应盘进行操作。————————分割线————————SCAN[快捷键:F4]:扫描硬盘。输入后会弹出如下选项:图片:IMG145805.jpgStart LBA:开始的LBA编号End LBA:结束的LBA编号Remap:重映射Timeout(sec):超时时间Spindown after scan:扫描结束后关闭电机Loop test/repair:循环测试/修复Erase Delays *DESTRUCTIVE*:删除超时的扇区Start LBA和End LBA是指定扫描范围的,如果坏块的位置已知,可以按照坏块的范围设置这两个值,节省时间,还不伤盘哦~一般来说,对付少量坏道,打开Remap即可。如果不能Remap的话,就需要打开erase delays,不过打开它会破坏硬盘内的数据。这两个就是将坏道加入传说中的G-list,只不过remap会指定备用区的扇区来替代不稳定的扇区,而erase不会指定。Remap和Erase不能同时打开。Timeout是指定超时时间,并用它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