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复合种衣剂对水稻苗期生长的影响.PDFVIP

生物复合种衣剂对水稻苗期生长的影响.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生物复合种衣剂对水稻苗期生长的影响.PDF

中国农学通报 2015,31(12): 105-110 Chinese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生物复合种衣剂对水稻苗期生长的影响 1 2 1 2,3 2,3 陈丽华 ,高秋雨 ,张家恒 ,吴毅歆 ,何月秋 1 2 (云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昆明650201 ;云南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昆明650201 ; 3 微生物菌种筛选与应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昆明650217) 摘 要:为探索自主研制的2%戊唑醇生物复合种衣剂(BCSA)提高水稻发芽率和生长量的可行性,按不 同剂量对水稻种子包衣,并选用39%精甲霜灵·嘧菌酯、600 g/L 吡虫啉、10.6%戊唑醇·福美双、35%噻虫 嗪等悬浮种衣剂分别按药种比1:250 、1:250 、1:60、1:500 为对照,开展了室内试验。结果表明,BCSA 最 适包衣剂量与发芽温度有关,在20~30℃范围内,温度高,BCSA 用量略低,反之,温度低,BCSA 用量略 高。在20℃时,BCSA 和4 种对照药剂包衣种子比裸种对照发芽率分别提高5.77% 、0.38% 、1.53% 、 -0.39% 、3.84% ;与4 种包衣剂处理和裸种对照相比,BCSA 包衣种苗根长分别增长91.85% 、154.37% 、 186.85% 、118.09%和67.19% ,芽长分别增长52.43% 、93.81% 、103.50% 、50.74%和38.44% 。水稻种子播 入泥浆时,BCSA 的最佳药种比例为1:50 ,在出苗后第35 天,出苗率、地上和地下部分鲜重较裸种对照分 别提高7.58% 、18.96% 、15.07%。 关键词:发芽率;发芽势;促进生长;解淀粉芽孢杆菌;戊唑醇 中图分类号:S351.1,S511 文献标志码:A 论文编号:2014-2614 EffectofABiologicalComplexSeed-coatingAgentonRiceSeedlingGrowth 1 2 1 2,3 2,3 ChenLihua,GaoQiuyu,ZhangJiaheng,WuYixin ,HeYueqiu 1 (FacultyofPlantProtection,YunnanAgriculturalUniversity,Kunming650201; 2FacultyofAgronomyandBiotechnology,YunnanAgriculturalUniversity,Kunming650201; 3NationalandLocalJointEngineeringResearchCenterforScreeningandApplicationofMicrobialStrains,Kunming650217) Abstract: To improve the germination rate and growth of rice, home-made 2% tebuconazole biological complexseed-coatingagent(BCSA)wasusedwithdifferentdosesforcoatingriceseeds, 4 seed-coating agents, 39% matalaxyl-M azoxystrobin, 600 g/L imidacloprid, 10.6% tebu

文档评论(0)

sunyangbill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