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iso14001内审查检表
内部审核检查表
审核部门:总经理、管理者代表
标准条款 检查内容及方法 记录 评价结果
4.2
环境方针
1.是否由最高管理者制定并批准环境方针?
2.环境方针的内容是否与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相适应?
3.环境方针是否包含了两个承诺和一个框架?
4.环境方针是否提供了建立和评审环境目标和指标的框架?
5.环境方针是否形成文件?
6.采取何种方法使员工理解环境方针?
7.采取何种方式让公众获取环境方针?
8.环境方针是否付诸实施?
1、已制定公司2005年度环境管理方针、目标和管理方案,并经总经理批准。
相适应
包含
已提供
已形成
公司对环境管理方针、目标和管理方案的宣传的途径,仍为2004年度版,没有及时按新版要求作更新,如宣传栏对环境方针目标的宣传等,员工及相关方对公司新版环境方针、目标等了解不足。
正在实施。
不合格
评价结果有:1.合格、 2.不合格、 3.观察、 4.严重不合格
内部审核检查表
审核部门:管理者代表、管理部
标准条款 检查内容及方法 记录 评价结果
4.3.1
环境因素
1.所编制和程序是否覆盖了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和更新,内容是否适用?
2.环境因素的识别是否具备充分性?
3.重要环境因素的评价在确定是否合理?
4.环境因素和重要环境因素是否登记?
5.公司的现场和周边是否有特殊环境要求?
6.识别的环境因素是否包括异常、紧急状态的环境因素?
7.识别环境因素时,是否考虑了过去及将来的情况下的环境因素?
8.识别的环境因素是否包含可望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
已编制。(FL/EMS-P-01)
已作初评。2004年度已作一次全面环境因素识别,2005年度按新版ISO14001:2004要求,重作环境因素评价,但仍有个别环境因素被遗漏,如节水环境因素的识别。
通过各部门主管讨论后定出重要环境因素,合理。
已登记。
有:公司周边无特殊环境,对公司的噪声按国标II级控制。
包括。
已考虑。
包括,如对相关方(客户、供方、委托加工方(业主)等)
不符合 评价结果有:1.合格、 2.不合格、 3.观察、 4.严重不合格
内部审核检查表
审核部门:管理部/文控
标准条款 检查内容及方法 记录 评价结果
4.3.2
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
1.是否建立并保持了能够确定适用于本公司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程序?
2.相关的法律、法规的获取渠道是否可以满足要求?
3.如何使用相关人员及时获悉并得到新获取的法律、法规?
4.有无相关法律法规清单?
5.有无适用的法律法规及标准?
已建立。
FL/EMS-P-02(《环境法律法规识别获取程序》
FL/EMS-P-02(《环境法律法规识别获取程序》/相关的法律、法规文件只收集在管理部,但已组织相关部门学习。
有。
有。并列出了清单,做了评审/但个别新增的法律、法规没有及时对适用性进行评审。
不合格 评价结果有:1.合格、 2.不合格、 3.观察、 4.严重不合格
内部审核检查表
审核部门:管理部/各部门
标准条款 检查内容及方法 记录 评价结果
4.3.3A
目标指标和环境管理方案
1.环境目标和指标如何体现环境方针,是否考虑了公司活动、产品或服务相关的重要环境因素?
2.制定的目标、指标是否分解落实到有关职能部门和岗位?
3目标、指标是否尽可能量化?
4.相关方的观点是否得到考虑?
5.目标、指标是否体现环境方针对污染的承诺?
在环境手册中已体现,并2005年度新增了五个重要环境因素的控制。
环境方案相关措施有责任部门落实,环境目标、指标已分解到各责能部门。
已量化。在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已作量化值。
已考虑。如周边提出的噪声控制。
体现了此承诺。 评价结果有:1.合格、 2.不合格、 3.观察、 4.严重不合格
内部审核检查表
审核部门:管理者代表/管理部
标准条款 检查内容及方法 记录 评价结果
4.3.3B
目标指标和环境管理方案
1.有无文件化的环境管理方案?
2.环境管理方案中是否明确规定了职责、方法和时间表?
3.环境管理方案能否保证相应目标和指标的实现?
2005年度已编制了5个环境管理方案(有台账),并实施。
已明确。
能够。但相关管理方案的进展没有记录
不合格
评价结果有:1.合格、 2.不合格、 3.观察、 4.严重不合格
内部审核检查表
审核部门:总经理、管理者代表
标准条款 检查内容及方法 记录 评价结果
4.4.1
组织结构和职责
1最高管理者是否为环境管理体系配备了必要的资源?
2.最高管理者是否明确了管理者代表的职责和权限?
3.体系所覆盖的各有关职能部门的责任是否明确?
4.各相关层次的职责是否形成文件,是否已传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表31)专利申请申报表.doc
- (最细新、最全标准)廉洁风险防控手册.doc
- -铬鞣废弃物的回收利用.doc
- 01_开利售后服务介绍和承诺书_061011.doc
- 01练习题6(相关系数与回归分析).doc
- 02个体沙盘游戏操作过程_1573549532.ppt
- 08 分包工程竣工验收工作程序.doc
- 03_生物安全柜使用及维护培训.pptx
- 1 (正式版)开盘方案.doc
- 09漏泄同轴电缆工程作业指导书.doc
- 功能设计_MM_MM015_报废单_20080109_v2.0.doc
- 功能设计_MM_MM021_采购订单批导入程序_20080108_v1.0.doc
- 功能设计_MM_MM020_出库单_20071205_v2.1.doc
- 功能设计_MM_MM019_入库单_20071205_v2.1.doc
- 功能设计_MM_MM018_领料单_20080114_v2.0.doc
- 功能设计_MM_MM016_ERP与招投标系统接口_20080327_v1.2.doc
- 功能设计_MM_MM014_退库单_20080109_v1.0.doc
- 功能设计_MM_MM013_物料盘点清单_20080114_v2.0.doc
- 中考数学知识点10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2).pdf
- 七年级数学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期中综合检测.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