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宁都县文化资源调
综述宁都 宁都 位于江西省东南部,赣州市北部。 地处北纬26°05‘18″至27°08’13″,东经115°40‘20″至116°17’15″之间。东与石城、广昌县交界,南与瑞金市、于都县为邻,西与兴国、永丰县相连,北与乐安、宜黄、南丰3县接壤。其南北长117.2公里,东西宽61公里,总面积4053.16平方公里。现辖12乡12镇,县政府驻地梅江镇。 重点文化资源介绍 自然山水资源之 翠微峰森林公园 历史文化资源之 千年古村东龙 人文艺术资源之 中国客家民俗之乡 宁都中村傩戏 宁都中村傩戏在宁都的历史非常悠久,是当地村民每逢过年过节,用来祈福的一种民间艺术,它以动作原始优美而著名。中村傩戏被称为“戏曲活化石”,表演当中包括禳神祈福、傩戏表演两部分。既有原始粗犷、热烈火爆的傩舞跳跃动作,又有戏曲中的唱词和道白,兼有锣鼓伴奏,人声附和等表演形式。 * * 江西省赣州市 宁都县 综述宁都 文化资源概况 重要文化资源介绍 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看法和建议 宁都建县历史悠久。宁都县建县始于三国吴嘉禾五年(公元236年),至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曾用阳都、宁都、虔化、博生等县名,元清时期两度升为直隶州,1934年10月为国民党专署驻地,解放初曾设宁都专区,1952年并入赣州专区。宁都文化底蕴深厚,是客家早期摇篮,全县通用客家话(宁龙片) 素有“文乡诗国”之美称。宁都是著名的红色故土。苏区时期,宁都是中央苏区的重要县份 ,也是革命圣地。 地处贡江上游。东、西、北3面环山,自北向南倾斜。宁都生态环境优美,森林覆盖率达71%,活立木蓄积量784.8万立方米,为国家首批100个生态示范县之一。 狮子峰 宁都文化资源综述 客家摇篮,文乡诗国 。宁都是早期客家摇篮,大量的谱牒研究和田野调查证实,中原汉人唐宋时期南迁进入现在的客区,最早便定居在宁都一带,站稳脚跟养足实力后,逐渐向闽西,然后向粤东推进,宁都成为客家人聚居和集散的中心之一,在赣、闽、粤客家大本营的发展历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孙中山先生前35代先祖孙誗于唐朝末年被封为东平候,定居宁都。宁都素有“文乡诗国”之美誉。“诗国”之称始于宋代;明清之际,宁都文化达到巅峰,以清初著名的三大散文家之一魏禧为代表的“易堂九子”的出现以及清初“三山学派”之首易堂学馆的创立,使宁都又添“文乡”之誉。宁都自古以来民间崇学重教之风盛行,文化氛围浓厚,自宋至清,中榜状元2人,探花1人,进士123人,举人431人,居赣南之首。 赣南粮仓,生态名县。 宁都资源丰富,全县有耕地67万亩,年产粮食8亿斤以上,素有“赣南粮仓”之称。山地面积440万亩,林地面积居全省第二,活立木蓄积量近900万立方米。矿产资源种类多,以萤石、稀土、硫铁矿、锂辉矿为主、为特色;铀矿储量大,是全国核原料三大后备基地之一;硫铁矿储量与开采价值居华东地区之首;锂辉矿为全国三大采矿点之一。水能蕴藏量大,可开发利用的水能达7.1万千瓦。 宁都生态良好,是全国首批100个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县之一,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1%,境内有国家森林公园、省级风景名胜区——翠微峰,有原始森林、自然保护区——莲花山、凌云山等,有大(二)型水库——团结水库,贯穿我县南北的梅江是贡江的主要支流。 凌云山 武华山 革命老区,红色故土。苏区时期,宁都是中央苏区的重要县份,是苏区中央局、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苏维埃政府、江西省军区驻地,是少共国际师的成立地和中国工农红军第一部无线电侦察台的诞生地,是第一、二、三次反“围剿”战争的政治军事指挥中心和重要战场,第四次反“围剿”战争的巩固后方,第五次反“围剿”战争阻击敌人的重要区域,毛泽东、朱德、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这里留下战斗足迹,是毛泽东政治、军事思想走向成熟的重要基地。苏区时期,全县有 5.6万人参加红军,有名有姓的烈士1.6万多人,宁都籍将军14人。1931年12月,国民党26路军1.7万余人在赵博生、董振堂的率领下,举行了震撼中外的“宁都起义”,诞生了红五军团。1932年10月,中央苏区中央局在东山坝镇小源村召开了全体会议,史称“宁都会议”。现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宁都起义指挥部旧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4处。 宁都起义总指挥部旧址 江西省委、苏维埃政府旧址 翠微峰森林公园 位于宁都县城北5公里处,平均海拔250—400米约,面积20平方公里,属丹霞地貌。是国家森林公园,被列为省级风景名胜区。险峰怒峙,丹崖如醉,奇石插天,著名的山峰称“金精十二峰”,为凌霄、披发、石鼓、翠微、望仙、双桃、三巘 、合掌、伏虎、狮子、瑞竹、莲花。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