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剪纸实用功能研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原剪纸实用功能研究

剪纸艺术保护与发展国际论坛 2011年7月5日 ? 中国蔚县 中原剪纸实用功能的观察与思考 河南?乔台山 提要:民间剪纸是一种大众化和应用广泛的民间艺术。在中原地区,剪纸的实用功能远远大于其审美功能和民俗功能。实用性剪纸经常性地分布于民众生活特别是一些行业之中,而且因其实用功能的作用从而使其与其他艺术形式融合在了一起。剪纸艺术之所以能够大众化普及,能够广泛应用,能够长久地传承下来,除了其本身的材料廉价易得、技艺便于掌握,除了其视觉上的特殊魅力和吉祥文化的内涵之外,剪纸艺术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实用性功能发挥着带有根本性的和基础性的作用。 关键词:剪纸 中原 剪纸功能 绣样 字数:约4500字 民间剪纸是一种大众化和应用广泛的民间艺术。笔者在多年的田野调查中观察到中原剪纸这样一种现象:在中原地区,剪纸的实用功能远远大于其审美功能和民俗功能。剪纸作为装饰和观赏是一时一地的,剪纸在节令和礼仪中的使用也是限制在特定的时空之中;而实用性剪纸则是经常性地分布于民众生活特别是一些行业之中,而且因其实用功能的作用从而使其与其他艺术形式融合在了一起。这种现象使笔者意识到这样一个道理:剪纸艺术之所以能够大众化普及,能够广泛应用,能够长久地传承下来,除了其本身的材料廉价易得、技艺便于掌握,除了其视觉上的特殊魅力和吉祥文化的内涵之外,剪纸艺术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实用性功能很可能发挥着带有根本性的和基础性的作用。而学界在很长时期中,对于剪纸艺术的研究,过多地关注于其装饰性极强的审美功能,和丰富信仰内涵的民俗功能,而忽略了它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实用功能。鉴于此,笔者在之后做田野调查的时候,有针对性地了解这方面的情况,并试图找到一些带有普遍意义和规律性的认识来。本文就是对中原剪纸实用功能的一些观察与思考。 所谓剪纸的实用功能,是按剪纸的用途和目的来分类的,是指剪纸在人们生活中和社会生产的使用与应用。剪纸的实用功能多是通过形式和手段实现其功能,而非内涵,这一点也是它和审美功能与民俗功能相区别的地方。 一、纹样:中原剪纸实用功能的重要形式 中原剪纸纹样,主要使用在刺绣、雕刻和建筑领域。剪纸纹样既是一种剪纸的形式和品种,也是一种使用剪纸的方式方法。剪纸使用在刺绣中的称为“绣样儿”,使用在雕刻和建筑中的称为“刻样儿”、“画样儿”。(在中原方言中,说“样子”、“鞋花”时常常带儿化音叫“样儿”, “鞋花儿”。本文为了简略起见,一般不加儿化音) (一)绣样。在中原地区方言中,民间称剪纸为“铰花儿”,铰是动词,剪子是工具。剪纸是书面语言,是现代白话用词。在中原剪纸品种中,有许多品种是和刺绣直接相关联的。在日常生活剪纸中,有枕顶花、兜肚花,鞋花、帽花、帘花、荷包花、衣服花等等。绣样中使用最多的是鞋花,能够进入市场销售的也以鞋花为多。 鞋花如果细分,还有生人鞋花和寿鞋花两大类。生人鞋花是给活人做鞋用的,又可细分为鞋头花、鞋帮花,鞋头和鞋帮联在一起的鞋花,袜底花。寿鞋花则是绣在死者穿的鞋底上,有时则是将剪纸直接贴在寿鞋鞋底上。 在许多人家里,妇女们常有一个物件,那就是“活笸箩儿”,也叫“针线笸箩儿”,里面放着做针线活的家什,以及针头线脑布条扣子的零碎东西。还会有一个用袼褙糊的多层夹子,夹子里装着各种鞋样儿,鞋花等各种绣样。这些剪纸花样,有些是自己铰的,有些是请巧手铰的,也有的是买来的,还有的是老辈人传下来的。在集市上有卖绣样的,或有剪纸艺人走村串巷,兜卖鞋花绣样的。大娘大嫂们把鞋花直接贴在鞋面上,然后沿鞋花的边缘一针针绣,绣线横贯在鞋花上,绣完后丝线会将鞋花全覆盖着。因为鞋花不管厚薄都有一个厚度,所有绣品就会些微凸出一些,有一点立体感。因为鞋花最终会被覆盖着,所以鞋花大都用白纸剪成。 鞋花的纹饰图案与题材属于吉祥文化,和其他剪纸品种相同,只是按照鞋子的造型而设计和布局,鞋头花多为月牙形,鞋帮花是一长溜。中原鞋花的纹饰图案多是花草和鸟兽,如“喜鹊登梅”、“富贵牡丹”、“狮子滚绣球”、“榴结百子”,以及童鞋用的“虎面”、“青蛙”、“葡萄”等。寿鞋用“蝙蝠”、“蜜蜂”、“寿字”、“登天梯”等。 有些人家为了留个底样,会采用烟熏法或弹样法,把鞋花和其他绣样复制下来。 洛阳著名剪纸艺人于凤(1904—1962),在新中国建国前后那些年,曾常年背着个小樟木箱子,沿着陇海铁路售卖他的剪纸,赶庙会,串山村,往西能出潼关。他的纸花好,为人厚道,有的人家穷买不起,他会奉送。他曾说过:剪纸这行当,主要卖给老百姓,一张纸花不是几元几角,而是一分半厘,要是光巴结几个大门福户,早就饿掉牙了。他的剪纸在豫西一带很有点名气,北京荣宝斋的一套信纸上,曾选用了于凤的剪纸作品。 在陕县南沟村一带,春节前常有男人们结伴去赶集,用剪纸去换几个零钱,或换几个馍吃。那些地方居住习俗是地坑院,在平地上下挖个方形坑,然后在四壁挖

文档评论(0)

hello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