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主权与反抗主权——浅谈格老秀斯的主权理论
主权与能否反抗主权——浅谈格老秀斯的主权理论
在国际关系理论中,主权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格老秀斯是第一个对国家的对外主权问题系统进行阐述的政治思想家。在他的著作《战争与和平法》(The Rights of War and Peace)中,对于主权以及能否反抗主权的问题有详细的论证,本文将对其做一简单解读。
理解格老秀斯主权理论的最好方式,是去检查他所撰写的内容。主权及其行使模式,反抗主权的权利,以及第一次提出干预的权利,构成了《战争与和平法》第一卷下半部分的主要内容。
格老秀斯对主权的剖析
格老秀斯在《战争与和平法》第一卷第三章中通过对战争的性质分类引出了主权的概念。格老秀斯将战争分为公战、私战以及公私混合性战争三类,公战是由拥有主权的人所进行的战争,由此引出了“主权”一词。
在给主权下定义之前,格老秀斯首先阐述了其他人对于主权的结论。修昔底德将管理一个国家的道德上的权力称为“国家权力”,他认为这一权力分为三个部分,包括制定法律的权力,以自己的方式执行这些法律的权力和任命国家地方官员的权力。亚里士多德在其《政治学》第四卷中认为,一个国家的主权权力由审议、执行及司法权力组成。而狄奥尼修斯指出主权权力的三大区分性标志:任命官员的权力、制定与废除法律的权力及决定战争与和平的权力。在叙述他人的观点之后,格老秀斯对于主权给出了自己的定义“That is called Supreme,whose acts are not subject to another’s power,so that they cannot be made void by any other human will.”可见格老秀斯将主权定义为行为不从属于其他人的法律控制,从而不致因其他人意志的行使而使之无效的权力。
格老秀斯认为,在与其他国家法律关系中,国家本身被人民赋予人格,没有比法律概念更能清晰地阐释主权。更进一步说,它不仅是国家中的最高权力,更加是唯一的法律权力,如他所说“Sovereignty resides in the corporate body as in a subject which is entirely filled.”
在对主权做出定义后,格老秀斯开始对主权权力的归属进行分析,他驳斥了传统的一些观点。首先是对主权权力永远掌握在人民手中这种观点的反驳:一些人认为,在任何地方,主权权力都是掌握在人民的手中的,没有任何例外,因此人民有权因君主滥用权力而对他们施以限制和惩罚——格老秀斯驳斥了这种观点,不仅罗马法和犹太人的法律似乎都规定任何人都可以从事其乐意的私人劳役,那么全体人民为何不可以为更良好的政府和更可靠的保护而完全将他们的主权权力转让于一个或多个人,而自己不保留任何部分呢?
这实际上是说明了主权的来源,虽然格老秀斯没有像霍布斯、洛克等人一样系统地论述有关国家起源的自然状态或社会契约的学说,但他实际上仍然认为主权来源于一种社会契约,即个人对于主权的让渡。而个人对于权力的让渡则是基于很多原因,譬如面对毁灭性的危险时让渡权力是唯一可以获得支撑的方法,格老秀斯在此引用了坎帕尼亚人的例子来说明这一点。也因为法律的神圣性,当权力一旦被让渡后,就不能再被收回。尽管权力最初来自人民,但已经成为既定法律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基本组成部分。格老秀斯在《战争与和平法》的导论中就已经提到,自然法要求遵守约定,国内法即来源于此,凡已相互结合成一个国家或从属一人或若干人者,已明示或默示承诺应遵守大多数人或被授予权力之人的决定。
在反驳了主权属于人民的观点之后,格老秀斯又对另外一种相互臣服说加以驳斥。这种说法认为人民必须服从于君主,只要其统治良好,但君主领导的政府又得接受人民的审查和控制。格老秀斯指出了这种论述的后果,即人民与君主相互制约,那么人民实际上是会为获得君主的权力而发动武装斗争,由此必然导致极大的混乱:一种充斥着暴力的混乱状态,这是任何冷静而有头脑的人所不愿看到的。
在驳斥了两种观点之后,已经可以清晰地看出格老秀斯自己的主权观,一旦主权通过契约建立使一个国家从自然社会进入城市社会中,那么这个国家立刻获得权力来限制人民的原始或自然权利。也即主权来源于人民的权力让渡,但是主权不属于人民。
能否反抗主权?
格老秀斯在《战争与和平法》第一卷第三章中详细探讨了主权的概念,但是其主权论的真正争论在是在第四章中体现的,即其反抗或者说是反叛理论。
这两部分是联系的,格老秀斯作为一个强烈的君主主义者和主权拥护者,他限制反抗权。从第四章的大多数叙述可以看出,格老秀斯反对人民对主权的反抗,但是在第12小节中,其探讨了在特殊情况下,反抗是合情合理的,这似乎与格老秀斯的主要观点相矛盾,但是这同时也是对格老秀斯对主权概念作出灵活的定义和限制反抗权的最好说明。
就像上文中已经提到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