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临海城墙修筑和演变历史
临海古城城墙的演变历史
金纪阳 5111109013 化学化工学院
临海简介
临海古城位于今浙江省临海市区西南,环绕老城区而筑,始建于,经历代修缮成为今日形制。相较于其他古城的城防,临海古城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点:
相较平原地区的筑城,临海古城的修筑充分利用了城区周围的地形,环绕在城区北面的大固山筑成天然的防御屏障。在南岸则紧贴灵江修筑,增加了抗洪的效能,同时压缩了敌登陆兵力的展开空间。
在防御外敌(主要是倭寇)的基础上,增加了抗洪的重要功能,并且根据抗洪的需要独创了墙基结构,有效缓解夯土墙体受水泡后易坍塌的缺点。
首创双层空心敌台的设计,后来被戚继光应用到八达岭长城的设计中,并对城防力量的提高起到了较大的作用。
从临海市区出发,向灵江下游桃渚、东海的方向设立了完善的烽火预警系统,对倭寇的来犯起到了良好的预警作用(明代)
临海城池的早期演变(宋代重筑以前)
按照嘉定赤城志的记载,临海城首次修筑的年代已不可考。但太平兴国三年(978),吴越归版图(1)时曾经拆毁城墙以示不戒备,说明在宋代以前,临海已经拥有较为完备的城墙防御体系。
据《台州府志·建置》记载,最早的临海城墙建筑于东晋隆安四年至元兴元年(400~402),是郡守辛景为抵御农民军所筑。这个时期,临海的人口并不多,府衙等设施大致集中于今望天台一带,因而城墙大致是沿大固山山脊与山麓修建。整个城市在大固山南坡坡地上展开。城墙的作用主要是军事防御,尚没有防洪的功能。城墙也较为简陋,仅是简单的“缭墙”此段城墙在唐宋时期也一直予以保留,形成了“外城套内城”的局面,直到元代才被拆除。
至初唐,向南部平原扩大城池,达到“周回一十八里”的规模。说明临海城池的轮廓大致定型于唐代。唐代临海城墙的走向在北、西、南三个方向都与现世大致相等,东段则在今东湖东岸,较现在略为偏东。城墙开。此时,城墙的防洪功能也大致开始形成。唐代城墙的规模、建筑水平和防洪功能应该也比较有限。按照90年代初期临海市有关部门考古调查的结果,唐代城墙为夯土修筑,高度3米。
宋初,由于吴越归地拆毁城墙时,保留了南段,以发挥其防洪功能,将东段、西段和北段拆除,仅存“缭墙”(即围墙),可见在宋代重新修筑城墙以前,临海的城市防御系统是十分脆弱的。
临海城池在宋元时期的修筑与演变:
今日临海城池,根基在宋代。吴越归地后,宋朝重新筑城,年代无具体记载,但庆历四年有“海溢复大坏”(2)的记载,即在978年至1046年间,宋代官府重新组织了修筑城墙,但1046年毁于强台风导致的洪水。当年知州彭思永即从黄岩、临海、仙居、宁海(今属宁波)四县抽调人力,重修城墙。这次重修奠定了日后临海城防洪功能的基本格局。城墙高度加高至四米,城墙内外两侧皆包上了一砖半厚的包砖。这两点与其它地区的城墙修筑是相似的。但另外两点却对临海城墙的防洪性能起到了比较大的提升。一是在城墙脚下修建了约两三米宽,一米高的石砌墙基(3)。这种设计减少了洪水来临时城墙被水浸泡导致的掏空和松垮,对保护城墙的根基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另一创新的设计是所谓“马面”结构(4)。一般城墙的敌台都是四方形,但临海城池南段位于江边,洪水来临时,敌台靠上游的突出面容易受到水流是冲击,因而在修筑的过程中,采用了圆角的结构,将敌台靠近上游的棱角改为圆角,以减少水流的冲击。这些设计使得临海城池的防洪能力大大加强,在嘉定赤城志中记载了城池修好后“是秋水不为灾”就是对当时临海城池发挥防洪功能的写照。又有说至和元年发大水“城不没者数尺”,即当时城外城墙下水深应该已经达到3米左右,而城墙总高也仅四米,宽四五米,却没有发生垮塌,也从一方面说明修缮后城墙防洪能力的强悍。除去庆历年间的这次水毁与大修,在宋代还有几次水患与大修,在《嘉定·赤城志》中均有详细的记载。其中比较重要的有 次。一是嘉佑六年(1062)被水破坏后的重修,“嘉祐六年大水复坏徐守亿谓 城南一带当水冲用牛践土而筑之每日穴所筑地受水 一盂黎明开视水不耗乃止”,挖洞注水的方法试验城墙的紧实程度,说明当时的施工已经有了较好的质量控制体系,筑城的水平、城墙的强度都大有提高。二是熙宁四年,钱暄开凿东湖,疏通水系的同时利用开凿时挖出的土石对城墙进行修缮。东侧城墙向西收缩里许,退到今东湖路一线,并把地形低洼、本就有数条溪流流过的东湖一带开凿成为湖区。这些改建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内涝的威胁。
三是淳熙二年(1175年),知州赵汝愚整修城墙,增开兴善、镇宁、丰泰、括苍四个城门,并修崇和、靖越、朝天三个旧城门,增筑月城(瓮城),形成了月城外抱大城。至此,临海城墙的范围和城墙的建筑结构风格形式定型于宋朝。淳熙二年的重修时,已到南宋,因此对城墙的防御功能更加重视,除在城门外增加瓮城外,还在城门上方设置暗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肾动态显像dynamicrenalimaging.PPT
- 人教版(2024新版)英语七年级上册Unit 7 Happy Birthday!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docx
- 《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以财经大类、文化教育大类和旅游大类为例.pdf VIP
- 《小班美工区中幼儿教师指导问题及策略研究报告》9700字.docx
- 三级烟草专卖管理师岗位技能鉴定试卷答案.docx VIP
- 国家开放大学,地域文化,人文武隆形考一 (2).docx
- 2024年秋季新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DOCX
- 手术讲解模板:睾丸扭转复位固定术.ppt
- 壹号土猪市场营销分析.doc VIP
- DELI得力 M201CR用户手册 说明书.pdf
文档评论(0)